目前所謂的獨門產品,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工匠們通過一次次失敗總結出來的。既然大明工匠可以做到,其它國家的工匠早晚也能做到,甚至超遠。
到了那時候,獨家代理也就成了一紙空文,荷蘭人肯定不會再續簽。而大明工廠、作坊主和海商,失去的不僅僅是貨主,還有更珍貴的市場份額和聲望。一輩人的辛勤勞作全會化為烏有,很久都無法翻身,悔之晚矣。”
<divclass="contentadv">見到王大頭如此虛心,朱雀又不好意思以師長自居了,于是把皇帝抬出來,一是佐證自己所言不虛,二是緩解下尷尬的場面。不管怎么說這位也是皇帝的心腹,過于得罪早晚是個麻煩。
“……還是萬歲爺想的長遠,做生意居然還有此般功效,著實令某大開眼界。朱經理,陛下還曾說過什么,可否與我多講講?”
朱雀說到一半時王大頭就已經進入了思索模式,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且很可能成真。然后就再也不敢小覷這位掛著皇族名頭的商人了,端端正正抱拳行禮。
“陛下說這叫政治經濟學,一個國家想在眾多國家的貿易中獲利,就需要養成競爭意識。不光要培養工廠主、海商們的競爭意識,還要讓官員們也都不能滿足現狀,時刻都要保持逆水行舟的心態。
不上戰場作戰的軍人不是強兵,缺少了競爭意識的商人不是好商人,沒有憂患意識的官員更不合格。
不過陛下又說了,人世間所有的事情都不能過度,也包括競爭。如果工廠與工廠、商號與商號之間競爭的太激烈也不是件好事。會增加內耗,催生罪惡。
同樣的,國與國之間競爭的太激烈就會引發戰爭。做為官員,在制定政策和管理的同時,既要鼓勵競爭又不能過于激化,還得能隨時進行調控,才算得上能臣。
朱某進入糖廠整整九年,隨李總督到廣東之后知道了很多從未想過也不曾見過的事情,又時常得到陛下指點才豁然開朗,也愈發覺得坐井觀天。
這些年我總結了不少心得,主要是對陛下指點的注解。如果不嫌棄,朱某倒是愿意厚著臉皮拿出來獻丑,但要得到陛下應允才可!”
說起生意上的謀略,朱雀頓時來了精神。他原本只是個頭腦靈活的皇室宗親,因生活所迫才不得不接觸商賈之事,沒承想越琢磨越覺得是大學問。尤其是皇帝在密信里給出的指令和方案,次次都能令人茅塞頓開、醍醐灌頂。
他除了嚴格執行,私下里也沒少花功夫研究,寫了不少心得體會。雖然不敢厚著臉皮拿出去著書立說,但在皇帝同意的前提下給外人看看還是可以的。
“王某在此提前謝過,待返回京師之后一定當面懇請陛下應允。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該如何回復荷蘭人,我觀他今日表現也不像肯輕易低頭,而你又沒有完全拒絕,似是留有一絲可能,這又是為何?”
朱雀肯把心得體會拿出來分享,王大頭自然很高興,卻也沒忘乎所以,馬上把話題又拉了回來。之前的探討只是為了更好理解這次談判的細節,以便摸清楚荷蘭人的心理,好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更主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