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槍彈裝好,繼續比賽,朕就不信還贏不了你!”
對于這么個榆木腦袋,洪濤也懶得繼續講了。如何處置蒙古戰俘的話題會關系到將來的移民政策,現在還不能過早泄露。
<divclass="contentadv">今日大同邊軍的表現給洪濤又上了一課。這些舉著盾牌、長矛、穿著半身甲的步卒在遭到火槍射擊后,一層一層的踩著袍澤的尸體向上涌,再一層層被打倒,依舊還在死戰不退。
反觀蒙古重騎兵好像就有點見面不如聞名了,他們的出場架勢確實很足,奔跑起來更是雷霆萬鈞,任何人站在對立面上都會跟隨著大地的震動一起顫抖。
可是隨著密集的步槍發射,身披重甲的騎兵們卻一點沒顯示出防御上的優勢,反而因為不夠靈活和目標大,變成了一個個活靶子,僅僅剛沖破了第一道溝渠,就被第二道防線上的密集彈雨給硬生生剎停了。
這一停下來可就遭了,戰馬被槍聲嚇得原地亂轉圈,瞬間從移動靶變成了固定靶,傷亡率飆升了一倍不止。
更麻煩的是還有明軍縮在壕溝里近距離射擊,第一發先射馬,等被摔得頭暈眼花的騎手剛爬起身,第二槍又在耳邊響起。沒打死不要緊,明軍腰上插著另一把短銃,還是雙管的。
這東西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玩意發明的,簡直不要臉到家了。手指頭一摳,銃尾的輪子轉出火花引燃火藥,一顆彈丸激射而出。把銃管一擰,讓另一根對準轉輪再摳,再發射。
從小就精于騎射,長大后經過多年訓練和戰場磨煉才能穿上重甲成為部落的勇士,結果現如今卻被一尺長的短銃按在地上摩擦,連還手的機會都不給,真的死不瞑目!
“吹號,除了預備隊全軍反沖鋒!”洪濤放下剛剛發射完的步槍,沖傳令官惡狠狠的下達了命令。
連發了三槍,結果只射中一匹無主亂跑的戰馬,看得身邊的參謀們想笑又不敢笑,臉都憋黑了。再這么練下去,大明軍神的威名就要徹底歸零了。
“滴滴答……滴滴答……滴滴滴……”隨著尖利的銅號聲響起,三道壕溝里突然冒出來幾千個小蘑菇,頂著碩大的鐵笠盔,像一層層的沖擊波向四面席卷開來。
陸軍士兵的沖鋒也是有隊形的,伍是最小單位,由伍長指揮著四名士兵以小組方式搜索前進。遇到落單的敵人,如果沒有抓俘虜的命令,通常會由伍長親自補槍,其余四人警戒。
遇到小股敵人,先用步槍射擊,再視效果決定繼續沖鋒還是原地裝彈。遇到緊急情況就要使用短銃了,如果還不成,被逼著拿出工兵鏟與敵人近身白刃戰,無論輸贏,這名伍長在戰后都要受到處罰。
還有一種更嚴重的情況,就是在行進間不小心誤傷了友軍,那負責指揮的伍長或者什長肯定會被撤職甚至除名服苦役。
別看有諸多規則羈絆,嚴重阻礙了陸軍沖鋒的速度,場面看上去也不怎么熱血沸騰。但當所有人都按照同一種規則做事時效率反倒會大幅提高,成本也大幅降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