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又一位帥才
但四處奔逃的蒙古騎兵很快就發現想跑好像已經來不及了,無論向西還是向東,走不了多遠都會撞上一條很眼熟的土溝,土溝里縮著的人更眼熟。
當天邊泛起魚肚白時,興和城南的激戰也漸漸平息了下來,而后詭異的景象讓在場的所有人不由得心中一顫,紛紛抬頭望向了天空。
清晨的薄霧依舊籠罩在大地上,放眼望去四周一片白茫茫,唯獨在戰場上不見一絲一毫。好像冥冥中有某種力量故意撥開了霧氣,居高臨下的注視著此幕人間慘劇。
“萬、萬歲爺,奴婢怎么覺得后背有點涼呢……”王承恩舉傘的手已經有點顫抖了,眼神警惕的向四周不斷掃視,腳下一點點往皇帝身邊靠。
“你如果能回車廂里把濕衣服換掉,順便再幫朕拿一套過來,厲鬼們沒準就會遠離。”
洪濤回頭掃了一眼,就知道王承恩為什么冷了。他一直舉著傘為自己遮雨,然后雨水就順著傘面流下來滴在了他后背上,全濕透了能不冷嘛。
但這時講自然科學顯然沒人會愛聽,經過大半宿的雨戰,從士兵到軍官全都有一種死里逃生的興奮,同時也因為神經過于緊張而渾身乏力,短時間內不想吃、不想喝、不想說話,更睡不著。
如果此行沒把皇帝救下來,那他孫家就是弒君誤國的罪魁禍首。即便把皇帝救下來了,此等行徑也極容易引發朝堂紛爭,最終能不能全身而退也是兩說著。
“你們好好聽清楚,這才叫會做官。遇到功勞了先不急著往懷里撈,而是分給屬下。將心比心,遇到此等上司,誰又能無動于衷!”
可孫承宗不光干了,還干得徹徹底底,一點余地都沒留,更沒有主動在皇帝面前表功。這可能就叫眼光和格局,人家比自己看得明白、長遠,且看準了就上,不帶絲毫猶豫。
“戰事未了,你做為主將脫離中軍合適嗎?”面對千里迢迢趕來營救的屬下,洪濤愣是板起臉充起了大瓣蒜,張口就是責問。
“成啦,客套話到此為止,說說你此行前來的經過,軍中和路上可曾遇到麻煩?”
而所謂的奇觀不過是溫度差而已,火槍、火炮再加上幾萬人散發的熱量,讓此處的水汽無法凝結,自然也就形不成霧氣。
兩年未見,孫承宗的變化有點大。本來就不白凈的臉更黑了,與常年在煉鐵爐邊上工作的匠人站一起不分伯仲。沒有一根是好脾氣的大胡子也刮掉了,只剩下巴留著一小撮,依舊直直愣愣很不服帖。
此時各衛正按部就班一絲不茍,臣既無兵馬可指揮也無輜重能調配,還要拖累士卒保護,不如提前一步面圣聽取良策。”
圣旨?對不起,根本不存在,頂多是皇帝的中旨。這種旨意說有用就有用,說沒用則沒用,完全要看局勢對皇帝有沒有利。
“孫都督赤膽忠心、有勇有謀,杜某心服口服。”這些描述聽在參謀們耳中可能不算什么,但卻令杜文煥觸動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