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呢,大明海軍到了那里也不用獲得荷蘭人的授權,他們想授權也沒法授權,頂多是以熟人的身份把大明海軍介紹給當地土著人部落,然后充當翻譯,盡可能的促成土地使用權談判成功,或者租或者買。
但為了讓荷蘭人多上點心,洪濤還是很大方的給了東印度公司合伙人的地位,將來可以推薦一名代表,共同參與對港口的管理。
除了大明帝國和荷蘭東印度公司之外,好望角的港口管理機構還有四個席位,分別是朝鮮王國、琉球王國、呂宋特區、安南阮氏。
按照大明帝國皇帝的說法,從非洲東海岸到日本列島的廣泛海域里存在著很多國家和勢力。大明帝國不光熱愛和平還崇尚公平,所以不能武斷剝奪其它國家參與商業活動的正當要求,無論勢力大小都要有投票權!
所以這個港口并不屬于某一家,應該屬于全體成員。于是東印度海洋貿易聯合會就成立了,目前的成員只有6個,一家派一個代表,采取自由提案、投票表決的方式運行,凡是獲得4票以上支持的提案就視為全體通過。
不過既然要公平,那投資建設的大明帝國顯然不應該白白付出,所以大明帝國的代表擁有一票否決權,并成為第一任聯合會主席,負責收集和發起提案。
科恩對這個所謂的東印度海洋貿易聯合會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并不是很上心。很顯然,這個被洪濤看好的年輕人說到底還是跳不出時代局限性,如果他能再往長遠想一想,恐怕就不會這么無所謂了。
但在向歐洲派遣正式代表的問題上科恩倒是很有警惕性,生怕這些人是抱著商業目的去的。但大明皇帝執意要派遣他也攔不住,鑒于雙方簽署的商業合同還具有地域排他性,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名單里的大多數都是來自壁虎和統計司的間諜,只有少數例外,比如徐霞客和劉時敏。他們的任務依舊是四處游歷,順便搞一搞測繪,然后把數據通過荷蘭人的商船每年送回來兩次。
“萬歲爺,這幾日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總纏著老奴問一件事。奴婢本想回絕了他們,可又怕誤了萬歲爺的大事,思來想去這才不得不面圣陳情。”
說完了人員派遣的公事,王安向王承恩使了個眼色,待后者沖近前的太監們擺了擺手示意其遠離才壓低了聲音,小心翼翼的開口。
“說吧,不用那么戰戰兢兢,來讓朕聽聽到底是什么大事能夠讓你如此忐忑。”見到王安的模樣,洪濤的好奇心反倒被勾起來了。
如果說皇宮之內誰的地位最高,那除了皇帝和皇后就是這個老太監了。就算他不是司禮監掌印,只要自己沒明確表示討厭,也沒人敢對他不敬。
有道是不看僧面看佛面,王安畢竟是陪著皇帝從小長大,又在皇帝初登大寶時拼過命出過大力氣的,四個字,從龍之功,誰敢輕視?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