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在一個叫紅山的地方打了一場,還沒分出勝負呢突然天降大雪。雷老虎一看情況不妙,趁夜率軍撤回了富峪城。
奧巴大臺吉也不敢冒著風雪深入群山追擊,只能守住北邊的山口防止大明陸軍再度北上。雷老虎確實沒再北上,但他又開始東進了。
反正富峪城里給養充足,此次出征還搶了不少馬匹,干脆一人三馬,以百戶為單位,把隊伍分散到了群山之中,形成一個扇面,一路向東,橫掃了喀爾喀五部靠近邊墻的控制區,繼續執行堅壁清野策略。
這下不光奧巴大臺吉發愁,連佯攻山海關的皇太極也整日提心吊膽,生怕這支軍隊突然南下切斷自己的退路,再來一次塔山堡阻擊戰,連忙后撤到了錦州。
六萬大軍少了兩萬,林丹汗那邊的進展也不太順利。土、喀聯軍雖然數量上依舊不占優勢,但在兵甲利器方面卻要優于察哈爾和喀爾喀軍隊。
尤其是那種以鋼為臂的硬弩,個頭不大,勁道十足,在騎兵互毆時突然來一下,無羽箭非常難以躲避,也非常歹毒。
很顯然,這種武器也出自大明之手,是通過互市換來的。盡管林丹汗咬碎了牙,卻也沒任何辦法,而另一個依仗鄂爾多斯部還久久不見蹤影。
游牧民族作戰有個特點,快,通常用來去如風來形容。有時候快是優點,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打亂敵人的部署,掌握戰場主動權。但凡事都有兩方面,有時候快又成了缺點,意味著持久性不足,來的快,去的也快。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游牧民族本身的實力有限。全民皆兵,聽上去挺厲害,實際上屬七傷拳的,一旦無法速戰速決,就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青壯們都去打仗了,家里的活兒就沒人干了。哪怕是在冬季,牧民們依舊有很多工作得完成,否則就會影響第二年的正常生活。
農耕民族的特點則恰恰相反,慢,或者叫穩扎穩打。可農耕民族一旦進入戰爭狀態,耐久力會相對長久。作戰時間長一些對生產生活不會造成傷害,士兵都是專業的,就算不打仗也要駐守邊關。
雙方你來我去的周旋了近兩個月,白洪大臺吉故意賣個破綻詐敗而逃,然后把緊追不舍的察哈爾騎兵引到了閃電河畔的元上都。
雖然大明陸軍對此等行徑非常不齒,可為了保護建城的工匠也不能做壁上觀,只好擺開陣勢擋住了察哈爾騎兵的去路。
老炒花還是很精明的,當聽說前鋒遇到了善用火銃的勁敵,死傷慘重后,馬上意識到有可能是大明陸軍,二話沒說掉頭就走,快得連卷土重來試圖抄后路的白洪大臺吉都沒追上。
隨著老炒花的逃遁,大明陸軍在元上都建城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林丹汗耳朵里。此時的局面就很明朗了,明軍不光有一座富峪城,又在閃電河畔建造了新城。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