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登陸作戰時,特羅普與登陸作戰主力、西班牙佛蘭德斯軍團指揮官梅洛產生了比較大的分歧。
按照特羅普的意思,佛蘭德斯軍團就不該在港區附近尋找登陸點,那樣會讓登陸部隊處于大明岸防武器的覆蓋范圍之內,傷亡大效率還低。
不如去遠一些的地方找個比較平坦的岸邊先把部隊送上去,然后再步行靠近港區尋覓戰機。
然而梅洛將軍不同意這個方案,佛蘭德斯軍團攜帶了不少重武器,如果把登陸點選在遠處的沙灘,危險暫時是降低了,可重武器的運輸又成了大麻煩,會陷在柔軟的沙子里很難拖拽。
幾年前英西聯軍曾經攻擊過恩鳥港,結果面對炮臺、地堡被打得丟盔棄甲。如果失去了重武器輔助,佛蘭德斯軍團的士兵就得再次以血肉之軀去沖擊敵人預設好的防御工事,那不等于純純送死嘛。
這個理由確實也是實際情況,特羅普做為海軍指揮官不好過于干涉陸軍的作戰部署,索性陪著梅洛在海岬南側強攻了好幾天。
除了搞清楚了幾十處位于山體不同位置的炮臺和堡壘之外,戰果基本等于零,不光陸軍損失了幾百名士兵,海軍也搭進去兩艘雙桅炮船和十多艘小艇。
隨著恩鳥城大捷,戰場局勢有了比較大的變化,特羅普認為是時候改變了。不用再為了配合伯恩哈德的攻勢給港區守軍施壓,完全可以選個安全點的位置登陸,不慌不忙的排兵布陣,爭取形成雙線夾攻之勢。
“副官,請將地圖拿過來!”
對于兩位主要副將之間產生的矛盾,伯恩哈德沒有和稀泥,也沒輕易下結論,而是要來個現場紙上談兵,看看到底誰的建議對今后的作戰更有利。
“是這條河嗎?我就是從它東岸繞行靠近海邊上的船,明軍在這個方向確實沒有安排太多人手。看起來他們的兵力有些不足,無法全面布防,只能重點防御。
如果梅洛將軍的佛蘭德斯軍團能在這里登陸,我可以提供幾百名黑奴幫忙拖拽火炮。實際上離開沙灘一段距離,地面還是比較堅硬的,只需進行簡單的平整炮車就可以通過。
真正麻煩在這條河上,看現場探查過,它的水流比較急,需要搭建橋梁才能通過。木料倒是不缺,城內有很多,但在搭建的時候可能會遭到明軍炮擊,損失會比較大。”
地圖很快就鋪在了餐桌上,伯恩哈德主動拿起馬鞭比劃了起來,一邊說一邊向在場的眾多聯軍軍官解釋上面的標示都代表什么。這可是用聯軍士兵生命探明的,每個圈圈框框都由鮮血染成。
“架橋的難度并不大,我有辦法避開明軍的大部分炮擊。”
待伯恩哈德說完,特羅普再次發表了意見。他之所以主張從河流東岸登陸,不光是要避開明軍的炮火,也有辦法快速渡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