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沒那么復雜,既不用偷也不用藏,只要把廢品率稍稍提高一些,但又不達到總參謀部規定的上限,每個月就能憑空多出一些本不該存在的槍支彈藥。
總參謀部派遣的駐廠人員也疏忽了,光盯著庫房卻忽視了廢品的銷毀和回爐,得以讓有心的內鬼鉆了空子。
當然了,這種空子除了實際運營管理的賈鎰徽之外也不是誰都能鉆的,但漏洞終歸是漏洞,這一漏就是好幾年,著實把好一群碩鼠喂得肥頭大耳。
沒錯,是一群不是幾只!王大官人的商號里不僅有金縣兵工廠一家的貨源,在把賈鎰徽拉下水之前就已經有好幾家民營兵工廠在做這種違法勾當了。
只不過這幾家的規模相對要小一些,產品類別也不夠豐富,大多時候要互相湊一湊零件才能攢出整槍來,質量上要差很多。
但事情發展到這里并沒結束,正相反,才算開始。別看賈鎰徽是個來自內陸山溝子里的小地主,前半輩子沒見過啥大世面,但他的個性很強硬,還善于學習,對金錢的渴望更是無以復加。
在和王大官人做了3年多走私生意后,他就逐漸不滿足于只當供貨商了。這時候的賈鎰徽已經摸透了跑海運的門道,也認識了不少這方面的商家,經過一段時間的臥薪嘗膽,于兩年前終于厚積薄發了。
賈鎰徽利用在兵工行業里的人脈關系,暗中聯絡了幾家民營兵工廠和兩家海運商會,重新打鼓另開張,部分脫離了王大官人,搞起了自己的走私生意,并把客戶發展到了南洋各國。
此時他的羽翼已經豐滿了,資金、人脈、貨源全都到位,王大官人即便不樂意也難以抗衡。好在賈鎰徽挺會做人,沒完全拋開這位帶路人,時不時還會給王大官人提供點貨源,也算是戰略合作伙伴。
短短兩年時間,賈鎰徽利用走私槍械賺得缽滿盆滿。這時候就展現出他過人的一面了,盡管收入是之前的好幾倍,卻沒有展露出來,日子該咋過還是咋過,讓外人一點也覺察不出來。
但賺來的銀幣也沒埋起來生銹玩,而是拿來繼續投資,項目還是兵工廠。為了方便近水樓臺先得月,特意讓侄孫在京城置辦了房產,平日里多去兵部、工業部和總參謀走動。
打聽到有哪家民營兵工廠效益不太好、或者設備老化無力更新,馬上派人拿著兌票登門拜訪。兩個字,收購!買下來之后該換設備換設備,該組織工匠參加培訓絕不耽誤,很快就能恢復生產。
就這一點沒少讓各部的具體負責人夸獎,之后有了類似的消息也別等來問了,主動就會提供給賈家,巴不得讓其全給收購了。和會干、能干的東家合作多省心啊,投資者賺得到錢,管理者也守得住業績,兩全其美。
可是誰也沒想到,濃眉大眼一身正氣的賈老爺背地里卻在干偷雞摸狗的勾當。他為了能在正常生產環節中盡可能多的給私貨留出原材料,可是沒少在偷工減料上動腦子。
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居然弄出好幾套新生產流程。只要按照他的辦法做,保證能把產品按時按量做出來,合格率也在范圍之中。但又比總參謀部給的標準節省原材料,輕易還查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