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已然過去了十多個年頭,然而每一次當翠芹與她的丈夫回到婆婆家時,映入眼簾的場景總是一成不變——那布滿塵埃的房間以及既濕且冷的被褥。
每逢年節時分,翠芹都會跟隨丈夫一同踏上歸家之路。即便事先已經致電通知了具體的歸期,但當他們拖著疲憊的身軀抵達家中并卸下沉重的行囊后,首要任務之一便是迅速接來一盆清水,并拿起一條干凈的毛巾,馬不停蹄地開始清掃那滿是塵土的房間。
無論抵達時間是幾時幾分,哪怕是深夜十二點才到家,這一流程也從未改變過。他們必須得先將整個房間徹底打掃干凈之后,才有機會稍作休憩。
對于打掃房間這件事,翠芹雖然心中略有不快,但尚還能夠勉強接受。可真正令她無法容忍的,則是那一床床又濕又冷的被褥。由于房間本身較為潮濕,每當天氣炎熱之際,如果被褥未能及時晾曬,便會滋生出一些令人厭惡的小蟲子。孩子們只要在這樣的床上睡上一覺,嬌嫩的肌膚就會立刻泛起一個個紅疙瘩,奇癢難耐,讓孩子們哭鬧不止。而到了寒冷的冬季,那濕漉漉冷冰冰的被褥更是讓人根本無法入眠,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一般。
翠芹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她從未見過如此情形,每年一到過年的時候,那電話就像催命符一樣,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地打過來,催促著兒子和兒媳趕緊回家。可氣的是,他們明明清楚孩子們肯定會回去,卻為何就不能提前幫幫忙,把家里的被子和褥子拿出去曬曬太陽呢?這大冬天的,被子要是不曬得暖和蓬松些,晚上睡覺得多冷啊!
每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回老家時,都能舒舒服服地躺在干凈整潔、溫暖宜人的房間里安心休息,翠芹心里別提有多羨慕了。而自己家呢?每次孩子們回來都是匆匆忙忙收拾一通,還未必能收拾得稱心如意。唉,難道就不能多花點心思,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嗎?
這次翠芹決定要好好跟婆婆談談。第二天一早,翠芹來到婆婆面前,深吸一口氣說道:“媽,我知道咱們一家人團聚很重要,可是每次回來我們都要面對這么糟糕的居住條件,孩子們也跟著遭罪。”
婆婆一聽臉就拉下來了,嘟囔著說:“你們年輕人就是嬌貴,以前我們啥苦沒吃過。”翠芹忍著委屈繼續說:
“媽,時代不同了呀。我們也不求多豪華,只求回來能有個干爽溫暖的床鋪睡覺。”婆婆聽了沉默不語。中午吃飯的時候,婆婆突然說:“翠芹啊,是我疏忽了,總想著你們回來就好,沒考慮這么細致。”
翠芹愣住了,沒想到婆婆會這樣回應。下午的時候,婆婆居然主動把所有被褥都抱出去晾曬,還開始打掃起房間來。
翠芹趕忙上去幫忙,婆媳倆一邊干活一邊聊天,氣氛變得融洽起來。此后,每次回家前,婆婆都會提前做好準備,翠芹一家再回來時終于能享受到舒適的老家生活了。隨著關系的改善,翠芹發現婆婆像是變了個人似的。不僅家里收拾得利利索索,還經常打電話關心孫子孫女們的喜好。
有一年夏天,翠芹一家又回了老家。剛進門,一陣涼爽的清風撲面而來。原來婆婆不知從哪弄來個舊電扇,雖然老舊但風力很足。桌上擺滿了孩子們愛吃的瓜果。
晚上睡覺時,床鋪干爽舒適,而且還掛上了蚊帳以防蚊蟲叮咬。翠芹感動地對婆婆說:“媽,現在真是越來越好了。”婆婆笑著說:“之前是我老腦筋,沒跟上時代變化。看你們過得舒心,我這心里也高興。”
后來,村里有人向翠芹取經,問她怎么讓婆婆轉變這么大。翠芹只是笑笑說:“其實就是互相理解嘛,大家都有為對方著想的心,日子就能過得順心。”從此,翠芹一家和婆婆的關系更加和睦,每次回鄉成了一家人最期待的事情,老家不再是那個讓人頭疼的住所,而是充滿溫情與愛的港灣。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