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山鼓勵她:“這個想法很棒,傳統文化需要當代的表達方式來傳承。”
周旭來看她時,幾乎認不出自己的母親了。林晚不僅外表更加精神煥發,言談舉止間也充滿了自信和熱情。
“媽,你看起來比我還年輕有活力了。”兒子開玩笑說。
“因為找到了喜歡做的事。”林晚說著,展示她的新作品,“人生沒有統一的模板,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活法。”
冬天來臨的時候,林晚的作品在本地藝術圈小有名氣。她收到邀請,在一家咖啡館舉辦小型個展。開幕那天,周旭和女友都來了,還帶來了一束鮮花。
令林晚意外的是,周明也出現了。他獨自前來,看起來比上次見面時蒼老了許多。
“我聽兒子說了你的畫展,”他有些拘謹地說,“想來祝賀你。”
林晚大方地接待了他,帶他參觀作品。周明看得很認真,在一幅題為《重生》的畫前駐足良久。畫中是一只鳳凰從灰燼中展翅高飛,用色大膽熱烈,與林晚過去的風格截然不同。
“你變了很多,”周明最終說,“變得......更加耀眼了。”
林晚微笑:“人總是會變的。”
周明猶豫了一下,說:“我和楊晴分開了。原來我們并不適合在一起生活,只是被一時的激情蒙蔽了雙眼。”
林晚平靜地看著他:“抱歉聽到這個,希望你以后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周明似乎期待更多反應,但林晚已經轉身去接待其他客人了。他站了一會兒,默默離開。
展覽很成功,多幅作品被預訂。活動結束后,林晚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是陳南山發來的:
“今天是你個展的日子,遺憾不能親自到場祝賀,但心與你同在。與你相識這段時間,我看著你從絕望走向希望,如同目睹一朵花在寒冬后重新綻放。生命總有低谷,但也總有出路,關鍵在于保持前行的心和發現美的眼睛......”
林晚反復讀著這封信,內心充滿感激。她回復道:“謝謝你一直以來的鼓勵和支持。是你讓我明白,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希望有一天能當面致謝。”
令她驚訝的是,陳南山回復了一個地址和邀請:“如果你不介意山路崎嶇,歡迎來我的山居小坐。這里的冬景別有韻味。”
林晚考慮了一會兒,回復:“榮幸之至,周末見。”
周六清晨,她開車前往陳南山居住的山區。山路確實蜿蜒,但沿途風景美不勝收。楓葉還未落盡,點綴在蒼翠山色間,如同大自然繪就的油畫。
陳南山的居所是一座簡樸但雅致的平房,無障礙設施完善。他本人坐在門廊的輪椅上等候,比林晚想象中更加清瘦,但目光炯炯有神。
“歡迎光臨寒舍。”他微笑著伸出手。
林晚與他握手:“終于見面了,南山老師。”
“叫我老陳就好。”他引領林晚進屋,室內陳設簡單卻處處透著文人雅趣。書架上堆滿了書籍,墻上掛著幾幅水墨畫,大多是山水題材。
“這些是......”林晚仔細觀看墻上的畫作。
“閑暇時胡亂涂鴉,見笑了。”陳南山謙虛地說,但林晚能看出這些畫作功底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