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壓低聲音:“媽,說真的,謝謝您。雨彤今天給我發微信,說以后要多幫我做家務,不能讓您太累。這都是您的功勞。”
李桂蘭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
傍晚時分,李桂蘭下樓遛彎,遇見了小區里的幾個老姐妹。大家坐在長椅上閑聊,話題不知不覺又轉到了家長里短。
“我家那個媳婦啊,真是挑剔得很。”住在三號樓的王阿姨抱怨道,“我辛辛苦苦做的飯,她不是說咸就是嫌油,真是難伺候。”
“你這算好的了,”一旁的張阿姨接話,“我兒媳婦從來不做家務,衣服堆成山,還得我兒子洗。說幾句就甩臉子,好像我多管閑事似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倒著苦水,只有李桂蘭沉默不語。
“桂蘭,你真是好福氣啊。”王阿姨突然說,“每次看見你兒媳婦,都是笑呵呵的,從沒見你們紅過臉。”
李桂蘭笑了笑:“雨彤這孩子,是挺好的。”
“有什么秘訣嗎?傳授傳授。”張阿姨湊近問道。
李桂蘭想了想,緩緩道:“哪有什么秘訣。就是將心比心吧。咱們做長輩的,多包容點,孩子們心里都明白。”
“那可不一定,有些孩子就是白眼狼。”王阿姨搖頭。
“我家雨彤,是有點小毛病,但她心地純善,懂得感恩。”李桂蘭望著遠處漸漸西沉的太陽,聲音柔和,“今天中午,她一進門就抱著我哭,說同事們都抱怨婆婆不好,她才意識到自己有多幸福。”
幾位老姐妹都愣住了,一時間無人說話。
良久,王阿姨才輕聲說:“你這媳婦,確實難得。”
“是啊,”李桂蘭點頭,“所以我常想,咱們做婆婆的,也別太計較。孩子們工作壓力大,能幫就幫點。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她好,她自然對你好。”
回家的路上,李桂蘭想起剛才說的話,自己也覺得有些好笑。其實哪有什么一成不變的道理呢?不過是兩好并一好,你讓我一分,我敬你一丈。
推開門,一股熟悉的香味撲面而來。雨彤系著圍裙,正在廚房里手忙腳亂,趙磊在一旁指點江山。
“媽,您回來啦!”雨彤抬頭,臉上沾著面粉,“我在學做蔥油餅,趙非說他的方子比您的好,我不信。”
趙磊趕緊舉手投降:“媽,我可沒這么說!是她說要給您一個驚喜,學著做您愛吃的蔥油餅。”
李桂蘭走到廚房一看,案板上擺著幾個形狀各異的餅坯,有的厚有的薄,有的圓有的方,忍不住笑了:“好好好,你們有心了。”
她洗了手,接過雨彤手里的搟面杖:“來,媽教你。做蔥油餅啊,面和得要軟,搟得要薄,油要抹得勻…”
夕陽的余暉透過廚房的窗戶,灑在三個人身上。雨彤學得認真,不時問東問西;趙磊在一旁打下手,偶爾說句俏皮話,惹得兩個女人笑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