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的聲音在被燈火籠罩的空間中飄了很遠,屏幕前的觀眾們也同時排除了心底的私心雜念,開始嘗試跟緊齊洛的節奏,去消化這聽起來就很晦澀難懂的知識點。
用量子力學的方式去解構名著,的確是九州有史以來從未出現過的奇幻角度。
他們相信齊洛既然敢選擇這種方式,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那自己便有信心同他一道揭開這瑰麗玄奇的一頁!
led屏幕上的文字,眼下變成了單獨的一句,便是齊洛剛剛給出的【量子古籍學】的核心概念——
【古籍敘事的量子態疊加原理】:表現為為同一實體(如神祇、異獸、空間等)同時具備多重矛盾屬性!
“諸位,請看這句話”,齊洛笑著指向led屏,將眾人視線聚焦到一起。
“在量子力學中,量子疊加態指的一個物體可以同時處于多種形態,我們遷移到量子古籍學之中,就可以化用成在古籍中出現過的同一實體具備多種形態。”
“那在《山海經》和《紅樓夢》中同時出現過的同一實體有什么呢?”
“就是大家之前尋找到的那【六個一】!”
led屏開始變化,【一山】兩個字被無限放大。
“一山,便是大荒山!《山海經》中是這樣描述大荒山的:【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這句話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在大荒之中有座山名字叫大荒山,它是日升月落的地方。也就是說,《山海經》中的大荒山可以被視作陸地上的一個中心點,是我們常規認知中很經典的大山形態。”
“而在《紅樓夢》的開篇中,是這樣說的【于大荒山無稽崖下.......】,這里的大荒山不再作為所謂的陸地中心點而出現,而是女媧補天的煉石場所,也是承載著整個紅樓故事的起源。”
“現在大家看出來了么?”齊洛笑著看向屏幕,“《山海經》與九州其它古籍的第一個量子疊加態出現了。它就是【大荒山】,都是同一座山,在《山海經》和《紅樓夢》中卻被賦予了不同的形態和意義。”
他如此說著,抬手又指向顯示在屏幕上的【一石】。
“一石,便是女媧補天石。在《山海經》中,記載了女媧在不周山以五色石補天。這里的五色石就是我們常規認知中很經典的石頭形態。”
“而在《紅樓夢》中,也出現了這塊石頭,只不過這塊補天頑石通了靈,生了靈智,變成了通靈寶玉,造就了紅樓故事的開端。”
“再次,《山海經》與九州其它古籍的第二個量子疊加態出現了。它就是【補天石】,都是同一塊石頭,在《山海經》和《紅樓夢》中再一次被賦予了不同的形態和意義!”
清亮的聲音,裹雜著吱吱的電流聲,飄蕩在直播間中每個觀眾耳畔。
隱隱約約之間,他們好像從齊洛方才這番解讀中捕捉到了一些微妙的信息。
只是這信息實在太過模糊,僅憑他們自己,壓根無法從其中梳理出有用的東西!
天穹上的落雪,構建出一片潔白素凈的曼妙場景,齊洛依舊站在高臺之上,微笑著朝屏幕投來目光。
此刻的直播間中,沒有彈幕飄過,畢竟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做過多的消耗。
這一幕,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最終也是由齊洛親自發聲將沉寂打散。
“剛剛,我們講了兩個量子疊加形態,它們分別出現在《山海經》和《紅樓夢》中。大家覺得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