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洛的尾音帶著一股被撕裂的質感,刻意壓低的聲線在吱吱作響的電流加持下,飄渺干啞。
起風了......
經過了足足三個小時的風平浪靜后,窗外的枯樹開始沙沙作響,月影也不知所謂的無端晃動。
山.......未必是山。
觀眾們身陷屏幕之前,任由這看起來頗為無厘頭的五個字在腦海中盤旋。
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可若是仔細讀過一遍之后,才會發現竟與佛謁道語有那么幾分相似。
不晦澀卻難懂,蘊含著很多重深意,很容易便深深扎進心底。
此時一切還未開始解讀,他們自然無法將這五個字背后的深意勘透。
唯一能做的,或許只有無聲感慨了。
齊洛總是這樣,在所有人都覺得安穩尋常的時候,僅用一個動作或者一個句話,頃刻就能在眾人心間掀起滔天巨浪!
譬如剛剛,他用五個字,就將直播間內的期待感拉扯到了巔峰。
觀眾們恨不得馬上就知道《列子·湯問》中的326個字里,到底深藏了何種諱莫如深的秘密。
以至于讓主播發出“山未必是山”這般充滿禪機意味的感嘆!
月色裹挾著燈影,在齊洛身前的木桌上緩緩移動,五座位置不同的仙山被它們籠罩其中,多看幾眼,竟有一種云遮霧繞般的神奇觀感。
齊洛放下茶杯,調整了一下姿勢,接著之前的話題,繼續說下去。
“好了,既然我們已經找到了【東海五山】的來處,那現在就一起做題!”
“《列子·湯問》里是這樣說的,渤海之東有五山,為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每座山高低延伸過去至少有三萬里,山頂的平地大約有九千里,而山與山之間的距離也差不多有七萬里,它們被認為是鄰居.......”
這一次,齊洛沒有將那些生澀難懂的文言文讀出來,而是用了簡單易懂的白話文進行復述翻譯。
說罷后,他從一旁拿起折扇,抵住幾座仙山模型的底座,動作熟練的在它們之間拉出了一段很寬的距離。
“諸位,現在問題就來了”,他手上動作沒停,嘴角帶笑的開口,“你們說......這段描述,是寫實還是寫虛?”
又是關于寫實還是寫虛的論證??
觀眾們愣了一下,表情中帶著幾絲恍然。
沒記錯的話,上一次齊洛是在論證“歸墟大壑”的時候提出來的。
而現在,在關于【東海五山】的拆解中又問出了這個問題,是在暗示這兩個地方有什么異曲同工之處么?
腦海中像是被塞進了一團纏繞的絲線,令他們一時半會理不清頭緒。
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第一時間表達出了最真實的想法,無論對錯!
【這個怎么看都像是虛寫啊!描寫的簡直太夸張了,動不動就是幾萬里幾萬里的,屬實是對距離沒什么概念!】
【按照一般的邏輯,既然是東海五山那肯定大家都要在東海上對吧?如果按照主播的思路,東海就是渤海灣的話,單憑一個相隔七萬里就可以鎖定是虛寫了。渤海灣才多大啊......】
【我學數學的,給大家簡單計算一下吧!】
一條彈幕陡然飄入視野,同時吸引了齊洛和眾人的目光。
計算?
這法子聽起來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