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卷珠簾,時針向前。
林澤手托下巴坐在沙發上沉思,一時半會兒并無法給出答案。
陳之明也沒著急,給自己慢悠悠斟了一盞茶后,方才清了清嗓子。
“高臺啊小林,這么明顯的信息,也是他在之前的姓名拆解中給我們做出的鋪墊,你在好好想想呢?”
“高臺、高臺.......”
林澤雙手摁在太陽穴上,將這兩個字反復嘀咕著。
月光穿透房間的灰塵,潑灑在他彎皺成壑的眉間,也是這一刻,他猛地抬起頭,喉結用力滾動,眸中迸射出驚駭至極的光芒。
“高臺!我知道了!陳所,您指的是他在拆解甲骨文【媧】字時提到的那座高臺是吧?”
“也就是說.......”
“沒錯”,陳之明滿意點點頭,開口將林澤打斷。
“所以我說他一環扣著一環呢,現在該服氣了吧?”
低沉的聲音中,年輕男人只覺胸中有無盡的情緒翻涌,看向屏幕中齊洛的目光,也帶上了幾絲難以言喻。
服氣?
僅僅只是這兩個字,壓根就無法表達此刻心中的感受。
這般精巧絕倫的暗示與布局,就算是窮盡所有的詞匯,都無法形容那種深徹的震撼。
夜色,如同濃墨在視野中央彌漫。
重新安靜下來的招待所房間中,幾人重新將目光投向齊洛。
熟悉的聲音,伴風響起,安撫了胸中不斷噴涌而出的躁郁。
“第一個證據,它來自一本古籍,這本古籍的名字,之前我們就已經提到過很多次了,就是酈道元的《水經注》!”
“《水經注》中專門對落星墩有過表述,是這樣說的——【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傳曰有星墜于此】........”
“諸位!”
說完出處后的齊洛,微笑著看向鏡頭,“不用我去贅述大家應該都能辨別出來這句話的關鍵詞吧?星墜于此,這幾個字是不是已經很明顯的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此石......自天上來!”
“當然,僅憑《水經注》中的一句描述,可能還沒辦法說服你們。那我們緊接著來看第二個證據。”
他聲音迅疾,并沒有給觀眾們留出太多的思考時間。
因此,即便眾人心中有無盡的感慨和驚嘆,也沒有機會去抒發。
“除了《水經注》之外,《星子縣志》中也對落星墩的形態進行了更進一步的闡明,提出落星墩為隕石所墜,故名此!”
“又是落星又是隕石,這兩種古籍中的說法結合起來,幾乎已經無限趨近于我們想要的那個答案了!”
“此石,極大可能就是從天而墜的補天石!而無獨有偶,諸位可曾知道,在五代時期,落星墩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么?”
另外一個名字?
聽到齊洛這樣說,觀眾們興致四起,沉寂了好幾分鐘的直播間,也重新開始活躍。
只是這一次,齊洛并沒有讓眾人再去猜測,僅僅只是略微停頓了兩秒,就給出了最終的答案。
“五代時期,落星墩又被稱作.......【寶石山】!”
臥槽!
話音落下的那一刻,觀眾們心中幾乎同時浮出了這兩個字。
現在的他們,對隱藏在文字中的信息已經非常敏感了,壓根不用齊洛解釋,就能自動分析感知。
落星、隕石、寶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