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其實和《死亡通知單》《城市之光》一樣的類型,探討著法與義的界限和灰色地帶。
就是最后的結局有些倉促,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前面把死刑投票這個神秘組織搞的很高大上,結果最后發現是個小作坊,漏洞百出。
作為幕后創始人的法學教授權錫柱,被自己的學生,那個擁有反人類人格的議員兒子李閔秀害死了女兒,還通過收買他手里的五個狗臉判官其中一個,導致他辛苦策劃的這個國民死刑投票團隊分崩離析……
馬錫道見李承煥許久沒有回應。
以為他還在消化這些信息,又接著說:“部長,還有個事。”
“剛剛我們接到了首爾南部廳廣域特搜隊下屬組長金武燦的求助。”
“他說現在局面有些失控,民眾被煽動得厲害,他希望能借助您的影響力,先阻止那些被裹挾洗腦的民眾繼續參與死刑投票。”
“另外,他還想請您坐鎮指揮,幫忙偵破這個案子,您也知道,現在全民都在關注這件事,熱度居高不下。”
“要是您出手,肯定能把這個肆意踐踏法律、擾亂社會秩序的幕后黑手給揪出來,繩之以法。”
“順便,您還能大漲一波聲望不是么?”
不得不說,馬錫道跟了李承煥這么久,對于他的一切行事風格也比較了解了,知道李承煥喜歡辦這種能增長聲望的案子。
李承煥聽完,不禁笑了笑,語氣帶著幾分調侃:“小馬啊,你把這事想得太簡單了。”
“啊?部長,這話怎么說?”馬錫道滿心疑惑,聲音里透著不解。
李承煥坐直了身子,揉了揉太陽穴,說道:“我問你,你覺得這個狗面具神秘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馬錫道被這個問題問得一愣,沉默了片刻才回答:“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這個……還真不好說。”
“從狗臉判官公布的裴基哲那些惡行來看,他確實是一個眼里容不下沙子的正義人士。”
“裴基哲做的那些事全都是涉嫌違法犯罪行為,而且證據確鑿,可他卻通過鉆法律漏洞,等一系列手段逃避了絕大部分的法律制裁,確實罪大惡極。”
“狗臉判官如果真要殺他,也算是為民除害,但法律規定,普通人沒有執法的權力,更不能肆意傷害他人,否則也是違法犯罪。”
“哪怕裴基哲是個人渣,也輪不到他來進行懲治,他這是越界了,是我們警方絕對不能容許的。”
李承煥點了點頭,對于馬錫道的回答還算滿意:“所以說,這案子復雜就復雜在這兒。”
“假如狗面具人真的殺了裴基哲,在普通民眾眼里,他就是大英雄,做了他們想做卻不敢做的事,尤其是那些受害者的親人家屬,會把他當成圣人,覺得他為自己出了一口惡氣。”
“但對于我們公檢法系統來說,他毫無疑問,是個目無王法,踐踏法律,不守規矩的犯罪分子,跟裴基哲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真按照法律規定,先不管裴基哲是不是犯了法,我們首先要抓的卻是狗臉判官,因為要是放任這種人不管,以后南韓只會冒出更多打著狗臉判官旗號的犯罪分子,甚至是別有用心借機生事的用心險惡之輩。”
“要是我們放任不管,這些人肯定會越來越囂張,到時候我們公檢系統的名譽可就全毀了,全國人民都會罵我們是廢物。”
“可問題的關鍵在于……”李承煥頓了頓,加重了語氣,狗臉判官的出發點是好的,他是站在民眾的角度考慮,他針對的也是罪大惡極的人渣和壞人。
“如果我們真把狗臉判官給抓了,那個裴基哲卻反而繼續逍遙法外,沒有受到任何懲罰,民眾們就會覺得我們跟壞人是一伙的,說我們包庇罪犯、助紂為虐,只敢欺負好人,不敢抓壞人。”
“到時候,我們的名聲就臭了。”
“可要是不抓,上面的領導們為了盡量降低此事的影響,一定會督促我們盡快將這個幕后黑手揪出來。”
“所以不管怎么選,我們都要挨罵,還要背鍋,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