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懷之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正在披麻戴孝。
他睜眼后看著這簡易的靈堂,他被人抱在懷里。
“我的孫孫,我可憐的孫孫。”
老人粗糙的手摸著他的臉。
眼里閃爍著悲痛。
厚重的繭子讓季懷之濕潤的臉有些刺痛。
“爺爺。”季懷之條件反射的喊了一聲。
“爺爺在呢,沒事兒的,有爺爺在,我們懷之以后一定會有出息的。“
原主季懷之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
他跟村里的大多數孩子都一樣是一個留守兒童。
不過不一樣的是,他的同齡人在上小學后就慢慢的被父母接去了城里。
只有他一個人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原主是有父母的。
他們也跟其他人一樣在外面打工賺錢,說沒那個條件把孩子帶在身邊。
只能讓他在老家上學。
可是原主有一個比他小兩歲的弟弟。
這個弟弟從出生就是父母在帶,也跟著他們在外面上學。
只有過年的時候才一起回來老家。
每次在他們出門打工的時候,原主都要鬧上許久,質問他們:為什么你們可以帶弟弟一起出去,就是不帶我?我不也是你們的兒子嗎?
每次他們都會用同樣的話來敷衍他。
弟弟太小了,不放心他在老家。
我們過年就回來了,下次帶你一起出去。
沒有外地上學的名額,你先好好在老家上學。
你是哥哥,怎么這么不懂事?為什么每次回來都要跟弟弟爭?
原主不理解。
明明他以前也很小,聽說他們把自己丟給爺爺奶奶的時候,自己還不到一歲。
怎么到了弟弟這兒就不一樣了?
每次回來看著弟弟光鮮亮麗的像個城里孩子,偶爾嘴里還能念叨abcd,他就覺得很局促。
明明自己也是也是爸爸媽媽的孩子。
可他活得卻像是獨生子一樣。
他們在家里的時候,原主會興奮的跑過去抱他們,可他們都是皺眉推開他。
因為嫌棄他身上臟。
他身上穿的是村里哥姐不要的衣服,胸膛都是黑黢黢的。
指甲里也都是泥。
覺得他不干凈,一點沒有弟弟惹人喜愛。
爺爺奶奶提了很多次讓他們把懷之一起帶出去。
山里的學生越來越少了,一個班都快湊不齊十個人了。
原主后面上學只會越來越麻煩。
可他們總是在推遲,在找借口。
到后面要一個教室教兩個班,季懷之的同伴也越來越少。
他以前還能跟同伴吹牛,爸媽會帶他去城里。
但是同伴都去城里了,只有他沒去。
他的話也越來越少,多數都是坐在平房上看著眼前的大山。
他想爸爸媽媽。
有天奶奶干農活兒的時候從坡上摔了下去,沒有人發現。
等中午吃飯看她沒回去,季爺爺出去找才看到季奶奶摔死了。
這件事后讓原主徹底不愛說話。
因為奶奶出門的時候叫他一起了,他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