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城池想要支援襄陽,就沒那么快了。
這是趙昀、賈似道、丁大全等人沒考慮到的。
消息八百里加急傳回皇宮,心急如焚的趙昀立即就下令從其他地方調派大軍支援襄陽。
只有賈似道和丁大全明白,這么做根本來不及,蒙古人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這時候兩人就忍不住在心里埋怨趙昀意氣用事,要是早早地讓援軍抵達襄陽城,蒙古人根本就不敢兵分六路。
襄陽城只要有足夠的兵力,以黃蓉的足智多謀,也肯定能查清楚分兵出去的情況。
若是虛的,那就派人吞掉,讓你賠了夫人又折兵。
若是實的,那不好意思,這次要再來一次出城主動進攻了,其他五城暫時也不管了,直接打你中軍大營。
只要打得夠快夠狠,就不怕逼不回來分出去的軍隊,這叫圍魏救趙。
連賈似道和丁大全這些不上戰場的人都看得清楚,更別說其他人了。
所以說歸根到底,還是襄陽城守軍不足才導致現在的局面。
這方面,皇帝趙昀難辭其咎。
不過賈似道和丁大全作為權傾朝野的大臣,不但不能指責皇帝,還得幫皇帝找理由圓過去,否則下面那些言官可是怎么都殺不怕的。
沒什么用,就是聽著煩。
不提朝廷那里如何想辦法掩飾責任,襄陽城里的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
襄陽城里的后天境高手不如蒙古那邊的多,往下境界的高手也是如此。
縱使明教四大法王、靈鷲宮幾大洞主島主俱是后天境中的翹楚,也受不了不眠不休的動手。
現在的情況是,防線已經被推進到了城墻上。
對黃蓉來說,已經沒有統一調度的必要了,因為她也已經投入戰斗中去。
丘處機、王處一等全真五子別說站在后方了,再站下去就要看著襄陽城破了。
尹志平看著和預料中的情況完全不同的戰況,心中有點煩憂。
按道理現在并不是攻破襄陽的好時機,相信高要能同意蒙哥再次起兵,也不是為了攻破襄陽而來。
可巧就巧在楊過和趙昀生了間隙,干了蠢事,給了忽必烈機會。
尹志平正在考慮是不是要暗中出手干預一下的時候,局勢瞬間有了大變。
蒙古軍的中心水源被人下了藥,哪怕發現得及時,也已經造成了十萬人中毒。
不得已,忽必烈只能下令停止猛攻,先處理軍營中的下毒一事。
聽到這個消息,忽必烈第一反應就是襄陽城內有善于潛行和下毒的高手,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軍營下毒。
而黃蓉、郭靖等人也是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不明白是哪位義士幫了他們一把。
知曉尹志平就在城里的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尹志平出手了。
可一想又不對,尹志平可從來不屑于用毒的。
只有尹志平知道,這應該是高要的杰作,或者說,是其手下羅網殺手的杰作。
這說明這場大戰的發展早就已經超出了高要的計劃,沒辦法之下只能派人干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