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親隊伍準時到達,這是尹志平帶著隊伍在天上飄了些時間后掐著點到的。
江湖中人,規矩簡化了點,僅僅是催妝、賞花紅,隨后女方回贈幞頭、鞋襪等物,也沒有后世的攔門。
跪拜過裘千尺,裘千尺也是說了些祝賀的話,叮囑公孫綠萼孝順婆婆,照顧丈夫,迎親很快就結束了。
很順利地接到了新娘子,楊過臉上的幸福都快溢出來了。
絕情谷中,只有裘千尺帶著幾個下人與迎親隊伍一起上路。
公孫綠萼這邊除了裘千尺之外已經沒有什么親戚了,只有一個還在鱷魚潭受盡折磨的老父親。
裘千尺今天心情好,也就給他送了一頓還不錯的飯菜,還帶了一壺酒。
裘千尺想要看著女兒嫁入楊家,江湖中人不拘小節,尹志平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回到終南山后的流程就很簡單。
新郎新娘在一眾親人朋友的簇擁下,先拜天地,后拜祖先與公婆。
這里又出現了一個插曲。
拜公婆的時候,一個位置肯定是穆念慈的,尹志平的想法里,另一個位置就讓郭靖來坐。
不管怎么樣,郭楊兩家的關系擺在這里,楊過的名字和表字也是郭靖起的。
就憑這一點,郭靖就夠資格坐在那里受楊過這一拜。
可是郭靖不同意。
郭靖的理由也很充分。
郭楊兩家關系雖然好,但那也是上上輩的事了,他與楊康之間的關系不見得有多好。
他拿楊康當弟弟,楊康卻不這么想。
郭靖對楊家有兩件事一直后悔。
一件是沒能帶楊康改邪歸正,導致其最后慘死。
二就是沒有照顧好穆念慈、楊過母子,讓楊過在四歲、被尹志平找到前吃了不少苦。
郭靖這些年對楊過視如己出,甚至對他比對自己的女兒還要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郭靖眼里,自己做的所有的一切、對楊過怎么怎么好,都不及尹志平當年找到年幼的楊過和穆念慈這件事。
這是楊過人生的轉折點,也是楊過崛起的契機。
于情于理,尹志平都要比他更適合坐在那里。
雙方僵持不下,最后還是楊過直接行動,上前把尹志平扶上了高位。
楊過的看法也很簡單,在郭伯伯和師父之間,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師父。
他始終記得,當年那個在籬笆外,告訴他只有身上有本事,才不會受欺負的人,那個解救他、教導他、成全他的人。
楊過這個當事人都已經做出了選擇,尹志平也不再扭捏,坐上了那個應該屬于楊康的位置。
受了楊過和公孫綠萼的叩拜,又喝了兩位新人的敬茶,就只剩最后一步了,夫妻對拜。
隨著楊過和公孫綠萼相對而立,緩緩叩首,一句‘禮成,送入洞房’之后,穆念慈眼角的淚水終于是忍不住流了下來,這是喜悅高興的眼淚。
“嫂嫂,過幾日帶著過兒和綠萼回去看看吧,這件喜事,理應讓師兄也高興高興。”
這些年穆念慈基本不下山,更別說去楊康墳前祭拜,也就是楊過和郭靖有的時候會去看看,上點貢品除除草。
尹志平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不過有些事該放下了。
尹志平的意思穆念慈明白。
穆念慈緩緩點頭,答應了下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