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這次來勢洶洶,是抱著必勝的把握來的,三十萬大軍也足夠讓忽必烈為圍困襄陽的同時,將十二連城分而擊之。
到時就算襄陽守城力量再強,也要開城主動投降。
黃蓉和郭靖也明白這次的一關不好過,但他們還是來了,隨行的還有郭芙、耶律齊和郭破虜。
比起以往的每次守城陣容,他們雖有郭靖和郭芙兩大先天,卻還是顯得那么寒酸。
郭芙也是五味雜陳,她和尹天雪一起長大,一起玩耍、一起練功、一起讀書,現在她嫁了人,尹天雪也接下了靈鷲宮。
尹叔叔退隱,楊哥哥也帶著公孫姐姐在絕情谷生活,全真教更是被無量劍陣保護,只有通報得到允許才能進入。
一切的一切都讓郭芙很不適應,但不得不接受。
是什么時候開始,原本終南山上開開心心的三家人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呢?
可能是被父親拖著一起對抗蒙古的時候?還是就像娘親說的,長大了以后,各有各的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郭芙不知道,不過她一直知道,楊哥哥根本不想管宋蒙之間的爭斗,尹叔叔也不在乎。
尹叔叔當初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老百姓能免受蒙古人的迫害,可惜之前的事,天下人傷他太深,導致其直接撒手不管。
別人會以為尹叔叔是惱羞成怒,郭芙卻知道,難過?尹叔叔就不可能難過,他放手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值得的事,他不做。
世人常說尹志平乃天上仙人下凡,郭芙和尹天雪卻知道,他就是個小心眼兒的人。
以德報怨從來不是他能做出的事,他崇尚的從來都是隨心而動,心有所想、身隨心動。
娘親曾與她們夫婦私下里說過,尹叔叔看得很遠,其實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已經默認了蒙古將會取代大宋成為新的天下之主。
否則怎么會僅僅是逼迫蒙古善待百姓,而不管大宋呢?
這都是有跡可循的。
雖是猜測,但是郭芙的第六感告訴她,娘親的猜測是正確的。
也就是說,父親所做的一切努力,可能都是白用功,甚至還會把全家拉下水。
所以郭芙和耶律齊在來到襄陽之前,已經把耶律清送到了絕情谷。,交給楊哥哥和公孫姐姐。
如果他們一家人真的回不來,那么他們會肯定會幫忙照顧耶律清。
襄陽城中,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雖然少了很多熟悉的面孔,但也多了很多新面孔。
這個天下不是沒有似郭靖這樣‘忠誠’的人,朝廷也是不遺余力,全力支持。
忽必烈這次不再把目光放在襄陽城上,三十萬大軍兵分兩路,二十萬圍困襄陽,另有十萬前去樊城方向。
樊城是十二連城中除了襄陽之外最重要的城市,戰略位置僅在襄陽之下。
取下樊城,雖不會像攻破襄陽一樣直接瓦解十二連城的防線,也能對圍攻襄陽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且這次出兵,忽必烈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采取的是圍而不攻的策略。
畢竟不是巔峰的蒙古帝國,忽必烈不想奪取天下后為他人做嫁衣,就要盡量減少人員士兵的損失。
至于物資、糧食這些,目前撐五六年還是夠的,只要六年內攻破襄陽,直取臨安,一路上有的是糧食物資供他們奪取。
忽必烈手下的高手數量也沒有多少了,先天境強者的數量也已經被尹志平大量消耗完。
曾經培養先天境的方法也已經查無可查,根本沒有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