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下山的全真五子也各有各的境遇,除了郝大通創建了華山派,目前還在發展期。
丘處機也在江南一帶建立了龍門派。
王處一隱居隱居鐵槎山云光洞,在當地治病救人,還創立了全真派崳山支派。
劉處玄隱遁京洛研習道法。
孫不二創立清凈派,當前正處于面壁參悟之中。
師父和師叔各自找到了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尹志平除了默默支持也做不了別的,只待幾人壽終之時去送他們最后一程。
宋蒙之間的戰爭,自襄陽城陷落,十二連城徹底被毀,忽必烈立刻建立元皇朝,定都大都,此后便是戰無不勝,僅僅是兩年時間,直接打到臨安城。
當朝太皇太后帶著年僅五歲的宋恭帝出降。
唯有一些死忠死忠帶著僅剩的皇族逃離,企圖重新整治兵馬,留待火種。
之后三年,南宋剩下的力量和元朝大軍斷斷續續打了三年,終于在崖山外海被一舉殲滅。
陸秀夫背著年僅八歲的宋末帝趙昺跳海而死,隨后便是震驚世人的十多萬軍民跟隨跳海而死。
戰后,十余萬具尸體浮海。
尹志平知道這一事件,沒有親眼見證,也沒有去阻止。
只是心中對趙昺這位南宋的末代皇帝抱有崇高的敬意。
這位年僅八歲的幼年天子用自己的行為,把軟了數百年的大宋脊梁一下掰直了。
到了下面見了祖宗,趙匡胤和趙構都得給他敬杯酒,其余皇帝甚至得給他磕一個。
南宋的徹底消亡,尹志平也將這個消息帶給了郭靖,這讓郭靖好不容易沉寂下來的心徹底死去。
尹志平也解開了桃花島周圍的劍陣,放郭靖自由出入。
南宋徹底滅亡之后,忽必烈真正地做到了定鼎天下,他推崇漢家文化,主張民族融合,勵精圖治。
可惜有太多蒙古舊臣拖他后腿,改革遲遲無法順利進行。
同時,忽必烈也沒有忘記當初尹志平帶給他的恥辱。
找不到尹志平的當下,那就針對尹志平在乎的人。
全真教被劍陣包圍,他們進不去。
全真五子在所在的當地頗有聲望,忽必烈為了大局也沒把目標放在他們身上,只剩下絕情谷中的楊過一家,丐幫的耶律齊郭芙一家,以及流浪江湖的郭襄。
其中,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郭襄。
也因此,郭襄和張君寶從此過上了逃亡之路。
不是在被追,就是在被追的路上。
更是因為無時無刻面臨的生死的壓力,張君寶的武功進步神速,很快就已經追上了郭襄,達到了后天的境界。
這時候郭襄也不得不承認,自家干爹可能真的沒有說錯,張君寶或許真的要比她天賦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