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洵帶著幾人去行邸下榻。
不多時,一名宦官來到行邸。
老太監童顏鶴發,方頭大臉,笑意隨和,眼角的魚尾紋顯得有幾分慈祥。
這位便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當朝第一大宦官謹宣。
“老奴參見涼王殿下。”老太監謙卑的行了一禮。
然后朝著站在一旁的劉基笑了笑。
“參見世子殿下。”
“謹公免禮。一年未見,謹公依舊還是龍精虎猛。”劉洵淡淡一笑。
對于這個老太監,劉洵一向非常客氣。
他在巔峰榜上排名第二,僅次于徐盛。
還有就是劉洵小的時候,謹宣帶過他幾年。
“托王爺您的福分,老奴倒也還行。”
謹宣扭頭示意了一下,一名小太監端著一個偌大的方形木盒走上前來。
“給王爺放在桌上。”
小太監立馬將方盒放在了桌子上,退到一旁。
“燕華。”老太監朝著燕俠客笑了笑,“現在應該叫你燕俠客。”
“見過前輩。”酒鬼恭敬行禮。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離了太虛劍宗,進境雖然慢了些,但總歸是能走到這一步。看來今年,我這個天下第二要讓位了。”謹宣笑道。
“前輩您謙虛了。以謹公的實力,該占據榜首。”燕俠客沉聲道。
“多年未見,性子倒是變了。”
老太監也不打算多做停留,朝著劉洵行禮:“殿下,老奴先行告退。有何需要,盡管吩咐老奴。”
“謹公慢走。”
劉洵親自將老太監送出了行邸大門,這才折返回來。
他看向桌上的方盒,朝著劉基問道:“臭小子,知道這是什么嗎?”
“我又沒有透視眼,我怎么知道。”劉基沒好氣道。
“你小子。”
劉洵將方盒打開,只見里面擺放著一把木弓。
這是一把小尺寸馬弓,樣式古樸而又精美,哪怕靜靜的躺在木盒里,也透露出了一股濃烈的殺氣。
劉基玩弓多年,好弓差弓他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分辨清楚。
這把弓大小形同馬弓,但絕非普通馬弓,而是這世上數一數二的好弓。
“先帝曾將這把弓賜予你爹,這把弓曾跟隨你爹上過戰場。”劉洵看著這把弓,不禁想起了當年那段崢嶸歲月。
想當年,他跟隨先帝陛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果真是好弓啊。”
“這把弓,名叫燭龍。”劉洵說著,眼中有著驕傲的神色。
“燭龍?竟然是神弓燭龍?”劉基當即大驚。
燭龍弓絕對不是有史以來第一弓,但卻是大炎王朝二百年當中所出的最好的一把弓。
這把弓放在整個歷史的長河上,足以排進前十。
而如今的世道,最起碼也是前三的好弓,搞不好是天下第一好弓。
這把弓是由太祖皇帝歷經整整三年,用靈獸的獸骨和海龍龍金,親手制作而成。
據說當年太祖皇帝,曾用這把弓于十里地開外,一箭射穿敵國君主。
雖然史料可能有點夸大太祖皇帝的實力,但不可否認這把弓就是以殺力著稱。
它先后跟過好幾位君主,不知道殺過多少敵賊。
這把弓還有一點就是,普通人根本就拉不開它。
只有皇族成員,而且是被這把弓所認可的皇族成員,才有可能拉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