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便看到趙瑞正在床邊呼喊。
他臉上淚痕遍布,見到朱允熥醒來,頓時喜不自禁,忍不住手足舞蹈的喊道:“吳王殿下醒了,吳王殿下醒了!”
一名頭花胡子花白的老頭,疾步上前,將手搭在的朱允熥的脈上,并示意趙瑞不要再作聲。
外面的楊士奇聞訊,也趕了進來。
目光望向正給朱允熥診脈的太醫。
太醫長長吁了口氣,臉上浮現笑意,道:“吉人自有天相。”
“吳王殿下福大命大,有上天垂憐保佑,已順利度過危險期。”
“接下來,只須靜靜休養幾日,便可恢復如初了。”
“老夫再去給殿下開幾副安心養神的方子,每日按時煎服即可。”
楊士奇臉上的緊張之色,頓時一下子如潮水般褪了下去,連道:“殿下沒事就好,殿下沒事就好。”
“有勞先生了!”
他吩咐趙瑞道:“你立即差人,去宮里報信,讓陛下不用擔憂了。”
趙瑞領命,連忙飛也似的跑了出去。
楊士奇隨即又叫來下人,讓其跟隨太醫下去開方抓藥。
待太醫離開,他才走到床邊,望向朱允熥問道:“殿下要吃點什么嗎?”
“不必了,我既不餓也不渴。”
刺客那一拳看似很重,實際上他身體被打飛的時候,已經自然而然的卸掉了絕大部分力量。
不過,運氣不好,被車廂后梁擋一下,給擊暈了。
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他還只有十四五歲,正是身體自我恢復能力強悍得離譜的時候。
這點小傷,睡一覺就已經恢復得七七八八了。
“還是被楊先生不幸言中了,真的有人狗急跳墻,鋌而走險,竟然在金陵城內,當街行刺我。”
“先生真是料事如神!”
朱允熥輕輕感嘆。
若不是楊士奇早早做了布置,將他身邊的護衛力量加強了幾倍,弄不好他今天就一命嗚呼了。
怎么也想不到,金陵城內,老朱的眼皮子底下,竟有人敢做這樣的事。
錦衣衛的密探和檢校遍布城中,監控著金陵城內的一舉一動,可他們事先居然也沒有任何察覺。
這大大出乎朱允熥的意料之外。
“我沒有那么神,并不曾事先預料到。”
楊士奇搖頭否認,道:“只不過是有備無患,以防萬一罷了。”
“沒想到,還真用上了。”
楊士奇唏噓不已,心中也有著一絲后怕。
還好做了提早做了準備,要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殿下身邊的護衛力量,并非不足,關鍵在于,缺少反應足夠機敏的高手。”
“當時若有人反應過來,阻攔一下,那名刺客就沖不到馬車上,殿下也不致受此驚嚇。”
楊士奇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說白了,刺客刺殺他這種親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速度。
要快,足夠快!
要多快有多快!
出奇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所以,朱允熥身邊的護衛,也需要反應無比快的高手。
在最關鍵的時刻,擋住那一下。
也不需要有多強多厲害的身手武功,只是要在面臨驟變之時,冷靜沉著,不慌不亂,反應特別快。
只要拖延半秒,給了其他護衛反應時間,刺客也就難逃一死了。
他同樣也不會有任何危險。
后世倭國前首腦遇刺身亡,不就是因為身邊的保鏢,反應慢了一點點嗎?
朱允熥想起那日查抄樸府時,有飛鏢襲殺自己。
當時是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反應敏捷,一刀擊落飛鏢。
自己的身邊,正是缺少他那樣的人。
王府的護衛,挑選人的時候,首要的一條是忠誠可靠,而不是身手有多好。
畢竟,人多勢眾,就算身手平平,靠人數堆也行。
但若是不夠忠誠可靠,那問題就大了。
護衛整日呆在親王身旁,他們若有不軌之心,要刺殺親王,才是最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