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里的每一個學生,放在外面,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前來觀禮的官員。
雖說朝中的許多文官,大多皆對朱允熥掌權心中不滿,可表面上,還是要保持著監國的尊敬。
朱允炆雖心中恨意滔天,可為了在外人面前保持仁慈兄長的模樣,也前來觀禮。
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人,則是想來看“鬧劇”。
他們都站到了觀禮的人群里面。
今日開學,也舉行拜師禮。
燕王朱棣排在第一。
正當他端著茶杯,準備按照規矩,給朱允熥奉上拜師茶的時候。
突然,一道響亮的聲音,驟然響起。
“景隆以為,此舉不妥!”
全場側目。
只見李景隆身著國公太白長衫,佩戴國公專用“白獺”儀仗之飾,從觀禮人群中走了出來。
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三人相視而笑,皆喜不自禁。
曹國公李景隆果然不負厚望。
朱允熥轉目望向他,雙眸微閃。
傳說中的大明第二戰神,身材高大威武,五官端正英俊,星眸如劍有神,算是難得一見的美男子了!
朱允熥早料到今日大明軍事學院開學典禮必有人出來鬧事,也做好了應變準備,卻沒有想到竟然是他。
大明第二戰神的膽量,比他想象的要大啊!
事實上,此刻的李景隆,心里很慌。
如今朱允熥聲勢正隆,得罪他的后果,肯定是非常嚴重的。
但這段時間以來,李景隆思來想去,覺得黃子澄那日所言,極有道理。
陛下雖然在朝堂上說過要將大明江山托付給吳王,可并沒有正式冊立他為儲君啊!
讓他監國,應該是他對的考驗。
吳王卻借著監國之機,搞出了所謂的大明軍事學院,欲收天下將領為弟子,從而執掌全國兵權。
陛下真的能容他嗎?
陛下冷眼看著,是不是就想看看朝堂上的官員和勛貴武將功臣,都作何選擇呢?
自己此時站出來,斥責吳王,定能獲得陛下的欣賞和嘉獎!
特別是在獲悉秦王、晉王都不來參加大明軍事學院開學典禮,反而借著北方邊境不穩的由頭,搶先離開京師之后,李景隆心中更加堅定了這一想法。
說不定秦王和晉王,就是得到了陛下的秘旨,才搶先離開的。
一念及此,李景隆慌亂的心神,又迅速鎮定了下來。
富貴險中求。
自己雖然繼承了父王的公爵,也得了陛下賞識,可畢竟沒有立過任何功勞,全靠父輩蔭庇。
大明初立,似他這樣的功勛之家不在少數。
若不能在朝廷內站穩腳跟,奪得權利,空有國公的名頭,別人也未必放在眼里。
如今既有機會,自然不能錯過。
“吳王與燕王,皆為親王。”
“然論及輩份,則燕王為叔,吳王為侄。”
“自古長幼有序,尊卑有別。”
“叔叔拜侄子為師,古往今來,聞所未聞。”
“如此行事,豈不是亂了綱常倫理?”
李景隆抱拳向四周人群,道:“諸位以為呢?”
四下無人出言。
就連黃子澄、方孝孺、齊泰三人,也都默不作聲。
他們鼓動李景隆下場,自己卻絕不會沾邊的。
畢竟,李景隆身為國公,地位高,且身份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