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只是因身體不適,令吳王監國而已。”
“吳王就該謹守昔日成法,不擅自改弦更張,如此方為人臣之禮,子孫之道。”
“可吳王殿下自監國以來,便大刀闊爺的改革,設大明銀行,發新鈔,加商稅,廢置陛下所定下來的種種朝廷規制。”
“如此行事,實屬不忠不孝!”
“今日殿下更是欲借大明軍事學院為名,將天下武將,皆收為弟子,據此掌天下兵權。”
“景隆私以為,能做天下武將之師的人,只有一個,那便是當今天子。”
他上前一步,雙眸注視著朱允熥道:“吳王殿下,別忘了,你只是監國,連儲君都不是呢,更不是天子,有什么資格做天下武將之師?”
“秦王、晉王,不辭而別,便是對殿下的警告。”
“吳王殿下此時回頭,向陛下請罪,或許為時未晚。”
“若再不聽勸,釀成大錯,則悔之晚矣。”
這番話一出口,場中眾人皆是面色大變。
李景隆幾乎等于在指責朱允熥是要奪陛下的權力了。
若果真如此,那他們這些準備拜師的人,便都是亂臣賊子。
上方,在聽完李景隆這番高論后,朱允熥臉上的笑容,卻是半點未變,
他甚至還微微點了點頭。
朱允熥已明白過來,怪不得李景隆有膽子敢來破壞大明軍事學院的開學典禮,原來他自以為這是千載難逢的立功機會。
自以為自己是在皇帝陛下獻忠心!
卻不知道,老朱就是想交權給朱允熥,想看著朱允熥憑自己的能力和手腕鎮住朝堂,而不是依靠他。
畢竟,在老朱看來,自己在世的時光,已然不多了。
他活著的時候,朱允熥可以靠他鎮住朝堂。
他若是死了,朱允熥又該靠什么呢?
所以,他要培養朱允熥獨擋一面的能力,而不是借他的威風震懾朝堂。
李景隆完全打錯了算盤。
還真信了黃子澄的鬼扯,上趕著給別人當槍使。
“若我不打算改變主意呢?”朱允熥笑吟吟問道。
“景隆今日便站在這里,攔在前面,任誰也休想越過我拜師。”
李景隆發出豪言壯志:“除非吳王殿下將我處死,否則,此事我必要阻止到底。”
他嘴上這樣說,心里實則極度忐忑不安,心跳得跟打鼓似的。
但李景隆又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底氣的。
朱允熥如今雖是監國,卻無論如何,也不敢將一位國公直接處死!
何況他還是李文忠之子,陛下對他也十分看重。
朱允熥雖然膽大妄為,甚至做出過無旨而擅抓藍玉的事,可那也只是抓而已,最終不還是得帶著藍玉上朝,請陛下定罪嗎?
今日也是一樣。
李景隆已經做好了被朱允熥下令抓起來的準備。
如此一來,自己必然會博得不畏權勢的美名。
還會在陛下心中留下忠誠事君的印象。
一舉兩得。
所付出的代價,至多也就是蹲幾天大獄而已。
收獲卻極為豐厚!
這筆買賣,怎么算都不虧!
不料,下一刻,便聽得朱允熥淡淡道:“曹國公既有此壯志,本王又豈能不成人之美?”
“來人,將曹國公拉出去斬了,梟首示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