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從孩子長大過來的人,朱允熥太清楚孩子的心理了。
特別是朱高煦這種天不怕地不怕,膽大妄為的熊孩子。
除非此刻朱棣從大明軍事學院出來,拿出父親的威嚴,強勢鎮壓熊孩子。
要不然,此際英雄主義思想附體的熊孩子,絕對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什么親戚,他都能翻臉不認。
朱允熥在心中默默給熊孩子點贊。
然后,自己先躲起來再說。
當然,也并非全然只是為了躲人。
若真那樣的話,他應該去一處無人知道的地方。
此番去國子監,朱允熥心中還有另一個計劃,也是時候該實行了。
……
金陵城外,行宮。
老朱在正式立朱允熥為儲君之后,便搬到了城外的行宮里面。
相比填湖建造的金碧輝煌,高大巍然的皇宮,城外的行宮其實更適合居住。
如今不理政事,一心養老,自然還是住在外面舒服。
當然,老朱也并非全然不問世事。
相反,錦衣衛密探和檢校,仍在每日向他匯報消息。
操了一輩子的心,哪是能輕易放下的。
特別是眼下儲君初立。
雖然朱允熥一直做得很好,但老朱仍然擔心他出錯。
“什么?熥兒每日只花了半個時辰處理政務?”
山間的亭子里面,聽到匯報的老朱臉色霍然一變。
“熥兒怎么能如此懶惰呢?”
“之前他裝病不理朝政,事出有因,還說得過去。”
“可如今他身體已經大好,也被正式冊立為儲君了,就該勤勉做事。”
“須知萬里江山,千鈞重擔,他不處理奏章,那得耽誤多少國事?”
“不行,這樣絕對不行。”
“來人,給熥兒去傳旨……”
老朱的話還沒說完,旁邊的太監吉垣輕輕說了一句:“陛下,太孫殿下處理朝政的時間雖然不多,但該辦的事情全部都辦完了,并無半分拖延,更無未處理之事。”
老朱愣了一下,旋即斷然道:“不可能!”
“咱處理朝政多年,每日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看完奏章,咱心里有數。”
“半個時辰處理完所有的朝政,簡直荒謬可笑。”
他龍眸盯在吉垣身上:“你也跟著一起胡說八道來騙咱?真當咱老糊涂了嗎?”
吉垣連忙跪了下去:“陛下,奴婢絕無此心。”
“奴婢所言,句句屬實。”
“太孫殿下確實每日只花了半個時辰,就將當天的政務全部處理完了。”
“一派胡言!”老朱龍顏大怒,抬起顫顫發抖的手指著他:“你再敢胡說半句,咱就砍了你的腦袋!”
吉垣不敢再出聲了,伏頭跪在地上不動。
老朱站起身,來回踱著腳步:“熥兒聰慧,遠勝凡人。”
“可過于懶惰,這樣是會壞事的。”
“咱本來以為,接手朝政后,有了壓力,他就會勤勉努力,如今看來,咱還是錯了。”
“熥兒畢竟年歲不大,心性好玩,政事繁重且無趣,他難以堅持,也是常理。”
“咱不能在這行宮呆著了,還是得回宮,好生監督他,督促他勤勉理政,不能讓他再懈怠下去了。”
老朱吩咐道:“傳旨,擺駕回宮。”
吉垣連忙應聲,起來便要去傳旨,卻忽然又被老朱叫住:“你剛才熥兒將朝政都處理完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很清楚,朝政不可能這么快就處理完。
故而,吉垣說的時候,才會那般大發雷霆。
但此際想想,還是要了解一下其中的具體細節。
吉垣也不是敢隨意欺君的人,他既然那般說,其中必定有緣由。
莫非是全部交給楊士奇和姚廣孝兩個人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