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著搖了搖頭。
吉垣攙扶著老朱慢慢行走,附和道:“可不是嘛,奴婢也是這么想的。”
“雖然據太孫殿下所言,水泥路比用石塊鋪路更便宜,但讓城里的大道用上水泥路,就已經很不錯了,怎么可能所有的路都用水泥呢?”
“不過,太孫殿下有這樣的志向,總歸是好事。”
“奴婢還聽說,太孫殿下眼下就打算修一條水泥路,從金陵城直達松江府。”
“這一帶都是咱大明繁華富裕的地區,商賈眾多,人員往來頻繁。”
“若是有這水泥路,可不就方便多了嗎?”
“再說,松江府過去,就是海上了,正好可以方便調兵去松江府,抵御倭寇。”
老朱聽他說著,微微笑道:“他那個大明制造局,就是做這些的?”
大明制造局可是花了三千萬兩銀子籌建。
要說老朱一點都不關心,那肯定是假的。
那么多銀子,都夠調集大軍對北元進行一次遠征的軍費開銷了。
“可不是嘛。”吉垣笑道:“除了水泥,大明制造局還在鑄鐵煉鋼,還造了槍和炮。”
“奴婢本想著,也帶來給陛下看看。”
“但太孫殿下說,槍炮是兇器,都要發射火藥,為了陛下的安全著想,還是別讓陛下試用為好,免得不小心傷著了龍體。”
老朱哈哈笑道:“這能有什么關系。”
“咱以前也不是沒用過火器。”
“當初打陳友諒,咱軍中的火器,就派上過大用場。”
“下次你帶來,給咱瞧瞧。”
“看看大明制造局的火器,與咱當初造的家伙,有什么不同。”
吉垣忙道:“奴婢下次一定給陛下帶過來。”
老朱眺望著遠處的山色,心情很是不錯,道:“咱這孫子,在這些方面,可比咱強多了。”
“陛下英明神武,太孫殿下這就是得了陛下的真傳,才有這樣的本事。”吉垣連忙奉承道。
老朱哈哈大笑,旋即又吩咐道:“以后通政司上呈熥兒的每日簡報,也給咱送一份。”
“咱這身體,批閱不了那么多的奏章,但看看簡報,卻還是可以的。”
雖然不想干涉朱允熥怎么治國,但他卻是很樂意看個究竟。
吉垣連忙應聲,又道:“說到朝政,眼下太孫殿下剛剛新成立了大明稅務司,正在查征商稅。”
老朱早就收到了錦衣衛密探和檢校的密報,自然知道此事,聽吉垣說起,龍眸內殺機頓時燃起,道:“查得好!那些人敢偷逃朝廷的稅款,就該砍頭抄家。”
錦衣衛在朱允熥的布置下,抓了許多之前逃商稅的人。
數量之多,大大出乎老朱的意料之外。
老朱根本沒想到,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下,竟然還有如此之多的人偷逃稅款,頓時讓老朱殺心大起。
咱將商稅定得如此之低,不過是三十稅一而已,你們居然還要逃稅?
原本老朱對于朱允熥將商稅提高一倍,改為十五稅一,并不是很支持,只不過,既然將政事交給了孫兒,他就沒有開口反對,想著先看看影響和后果再說。
爆出這么多人逃稅的事之后,老朱頓時想法大變。
對逃稅的商人,就該狠狠地加征。
這也是老朱素來的性格。
吉垣笑道:“太孫殿下改變了原來征稅的法子,以后那些商人想要再逃稅,恐怕就難啦。不過,太孫殿下的壓力也大了!”
老朱連忙問道:“此事從何說起?”
吉垣便將朱允熥征商稅的法子,從發票的作用,到巡檢查稅,再到稅錢全部進入大明銀行的國庫,收支分離等措施,都詳詳細細講了一遍。
老朱聽他說完,不由贊嘆道:“這些法子好啊!不愧是咱的孫兒,竟能想出這般絕妙的法子。”
“如此一來,那些可惡的商人,就再也無法逃稅了。”
“地方稅吏,也休想再中飽私囊!妙啊!妙啊!”
他仰天哈哈大笑,過了一會兒,又想起什么,問道:“你剛才說太孫殿下壓力大,又是何意?”
“難道這些商人,還敢反了不成?”
說話間,老朱眉頭橫豎,殺氣再次升起。
“那自然是不敢的!”吉垣道:“就憑那些商人,再借他們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反啊!”
“不過,奴婢聽說,那些商人的背后,都有皇親國戚和朝廷高官的支持。”
“許多人其實就是在幫著朝廷高官和皇親國戚打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