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倭國的這份協議在,正好省了他自己去想的功夫。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
倭國想將這種協議加在大明身上,那最終作繭自縛,協議被加在了自己身上,又能怪得了誰呢?
朱允熥沒有提出割讓倭國的大片領土,主要還是考慮統治成本很高,反而不如只駐守幾個港口。
直接統治的成本是昂貴的。
殖民,才是最劃算的買賣。
稍一累索,朱允熥又補充道:“還有,倭國要允許我大明前來開設銀行,興辦報紙。”
這是原來的條約上沒有的。
畢竟,倭國還沒有出現銀行和報紙呢。
但在朱允熥看來,這兩項必不可少。
唯有如此,才能控制倭國的金融和輿論,將倭國永遠牢牢控制在手中。
聽到朱允熥的話,足利義滿和在場的倭國文武官員,頓時一個個如墜冰窯。
一個個目瞪口呆,再也無人敢說話。
對于銀行和報紙,他們不懂。
也無所謂。
但其他條約內容,卻是一清二楚的。
萬萬也沒有想到,自己等人給大明定制的不平等條約,最后竟會用自己國家身上。
那些條約一旦簽定,后果不堪設想啊……
朱允熥見他們都不說話,當下臉色一沉。
“怎么?難道你們不愿意簽,不愿和我大明世代友好嗎?”
“我……”足利義滿張了張嘴,想要說點什么,但因為身軀劇烈顫抖,竟然半天都沒有能說出來。
“我國貧瘠,這上面的布匹和糧食,恐怕交不出來。”
許久,他才終于說出了這句話。
“沒關系!”朱允熥笑道:“那就用白銀來抵扣吧。”
“據本宮所知,貴國盛產白銀,僅是石見銀山,一年便可產白銀百萬兩之巨。”
“向大明進貢一點白銀,應該沒有什么問題吧?”
如今大明銀行印刷的寶鈔越來越多,也需要更多的白銀用作錨定物。
大明境內的銀礦不多,但倭國卻很多。
“沒……沒……沒……問題!”足利義滿結結巴巴地說道。
倭國大軍全軍覆沒,大明遠征軍已經上岸,若是此時拒絕,后果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足利義滿再也沒有了拒絕大明的勇氣。
何況大明那些艦炮的威力,也根本不是倭國能對抗的。
“好,那就簽字吧!”
朱允熥立即令人上前,將條約重寫了一份。
內容基本上都不變,只是名字換了過來。
從“大明允諾”變成了“倭國允諾”。
進貢布匹糧食變成進貢白銀,并以石見銀山作為抵押。
五個最大的港口,永久向大明開放,并由大明駐軍防守。
大明可以來倭國開辦銀行,發行報紙。
……
新二十一條,正式出爐。
隨后,朱允熥與足利義滿分別簽字,交換條約。
“來,讓我們為明倭友誼干杯!”
這一回,朱允熥給自己滿滿斟了一杯。
“為明倭友好協議,干杯!”
“為新二十一條的簽定,干杯!”
“為明倭之間的偉大友誼,干杯!”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