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無半點冒犯之心。”
“當時我決定出兵大明,完全是受了大明叛徒黃子澄的欺騙。”
“此事早已查明,皇帝陛下一問便知!”
老朱微微怔了一下,轉而詢問道:“這是怎么回事?”
黃子澄的事,朱允熥一直未曾上報,故而老朱并不知曉。
之前傳旨的公公立即上前,將黃子澄的事,都詳詳細細講了一遍。
能在老朱身邊辦事的公公,皆有幾分能耐。
早在看到黃子澄被和足利義滿一起押著的時候,就特意去詢問過原委。
就算老朱此時不問,他等下也是要稟報的。
“當誅九族!當誅九族!當誅九族!”老朱聽他說完,氣得青筋根根暴起。
為了改立皇儲,不惜借著出使倭國的機會,勸說倭國出兵大明。
不僅承諾讓倭國肆意燒殺搶掠,還簽下每年納貢幾百萬,割讓浙江之地,讓倭國派人來朝廷監督的賣國協議!
這種人,怎敢自稱圣人弟子?
老朱更氣惱的是,黃子澄做這種事,朝中難道當真無人知曉嗎?
他要讓倭國出兵,必定會勾結朝中某些大臣,好讓他們里應外合。
為何此前無人主動報告朝廷呢?
“查,去告訴咱那個逆孫,黃子澄的事,必須追查到底。”
“不管涉及到誰,統統給咱殺無赦。”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又揮了揮手,示意那個公公上前靠近。
在他耳邊吩咐道:“你去提醒他一聲,讓他借著黃子澄的案子,好好做文章。正好將那些暗中反對他的人,明里暗里想和他作對的勢力,都給清洗了!”
公公身軀顫抖,神色駭然,忙道:“奴婢遵旨。”
老朱又道:“不要說這是咱給他出的主意。咱可沒那么關心那個逆孫的事。”
公公險些憋不住要笑出聲,連忙扭轉面部肌肉,保持表情嚴肅。
老朱轉而望向旁邊的足利義滿,道:“將這個倭國的大將軍押送回金陵城,嚴加審問,看看咱大明還有沒有其他勾結倭國的人。”
公公領了旨,正要告辭,老朱又想起什么,隨即又道:“不過,他說的那個倭國‘天皇’的稱呼,確實不妥。”
“一個偏居海外的彈丸小國罷了,也敢妄稱‘天皇’?”
“這個稱號得改。”
“倭國盜寇眾多,所謂的倭國‘天皇’,依咱看,也就是盜賊頭子。”
“咱們大明都稱占山為王的盜賊叫‘大王’,咱看倭國‘天皇’,也是一個海大王,島大王。”
“以后就從‘天皇’,改叫‘大王’吧。”
老朱一錘定音。
當下立即有人將足利義滿押回去,同時傳達改倭國“天皇”為“大王”的旨意。
老朱的隊伍,沒有再停留,很快便接著啟程,直奔蘇州而去。
……
金陵皇宮。
朱允熥立即拿著老朱的圣旨,召見了文武百官。
旨意一宣,滿朝皆驚。
關于宗室制度改革的傳言,早已流傳許久。
但在許多大臣的預想中,他們分析的改革方案,首先是削減宗室親王的俸祿。
此前已經有人提議,將親王俸祿由五萬石米削至一萬石,其它各項亦然。
其他爵位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