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的老百姓,那就真顧不上了。”
“俗話說得好,‘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眼下是各地豪紳商賈和官府胥吏一起和稅務司斗法,可憐的老百姓,要倒霉啦。”
老朱聽到這里,早已是氣不打一處來,險些就要當場發作,還是吉垣在一旁連拉衣袖,才按捺下來。
當下拂袖,徑往客房去了。
驛差在后面有些不滿道:“好端端地,這人怎么就突然生氣了呢?我可是好心才告訴他這么重要的消息,他連句謝都不說一聲嗎?”
他轉身回頭,掏出吉垣剛給的寶鈔看了一眼,立即又轉怒為喜,眉眼兒笑得瞇成了一縫。
“到底是做大生意的,出手就是不凡。有了這筆錢,明兒再去買點糧。”
……
第二日一早,老朱的車隊便又接著出發了。
這一路走走停停,詢問各種民間之事,也親眼目睹了數次稅務司稅吏與商賈胥吏之間的沖突。
數日后,他們車隊終于到了蘇州。
剛一進城,便看到很多人正往蘇州的國庫糧倉蜂擁而去。
蔣瓛攔住一人問道:“敢問是發生了什么事呢?為何大家都往那邊去呢?”
那人語氣疾速道:“難道你還不知道嗎?糧食和布匹都漲價了,眼下就官府的糧倉,還有糧食平價出售。但今日知府已經貼了告示,限額售賣,每人每天只準賣十斤大米。”
“現在大家伙兒都趕著去買呢。”
“你們也快些去吧,去晚了,說不定就沒了。”
“不說了,我得去排隊買米了。”
老朱坐在馬車上聽得分明,當即吩咐道:“轉道,去那邊看看。”
馬車迅速轉向,直往蘇州府的糧倉而去。
待到他們到了時候,此處早已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
老朱等人只能遠遠在后面遙遙望著。
“都排好隊,排好隊,不要擠!”糧倉前,穿著衙役服飾的官差大聲吆喝道:“誰不排隊,就不給誰賣糧,都聽好了嗎?”
隊伍仍然擁擠不堪。
只有前方的秩序稍微好了一點點。
人們一個個上前,排隊買糧,同時也議論紛紛。
“這都是什么世道啊,剛過幾天好日子,現在連買糧都要限額了嗎?”
“可不是嘛,咱家里十多口人,每天只能買十斤大米,可哪里夠啊?不得天天來排隊買嗎?”
“還能有得買就不錯了啦,再過幾天,說不定官府糧倉里面的糧,就賣完了。只能去買外面高價的糧。”
“是啊是啊,現在大家都在搶糧搶布,這樣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官府的倉庫儲藏的那點物資,就要頂不住了。”
“現在就已經頂不住了,要不然,為何會限額出售呢?”
“聽說都是稅務司惹出來的事端,將那豪紳和胥吏惹狠了,他們才想出這招。”
“要我說啊,太孫殿下的本意是好的,平倭寇,征倭國,收臺灣,還給被倭寇搶了人家賠償,樣樣都好,可這稅務司的事,是不是做得太急了一些呢?”
“哼,那些豪紳和胥吏也太過分了,大家都依法納稅,有什么不好嗎?偏偏他們要鬧出這么多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