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之前,雖然張輔臉上的神情非常鎮定自若,但他實際上還是很擔心的。
此前曾經與北元騎兵交戰過很多次,張輔很清楚北元騎兵的戰力有多強。
大明除了特別訓練的鐵騎,一般的軍隊,要對付他們,往往需要數倍于敵人的兵力。
出征的時候,他想著自己三千軍馬,北元至多會派出一萬騎兵來對付,就算是頂天了。
正常情況,也就是派幾千騎兵。
以前他們每次出征,遇到的都是這樣的情況。
當然,那時候出征的兵力都遠比如今多得多,通常是分很多路協同進攻。
如果北元每次都派幾千或者不超過一萬的騎兵來進攻新軍,張輔就有信心,將他們一支一支全部擊敗,吃掉。
然而,第一次出關作戰,遇到了數量遠超預估的北元騎兵,張輔心中說不慌那絕對是假的。
只不過,身為主帥,他必須要保持鎮定,給麾下士兵信心。
以張輔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站在馬車上面稍微觀察一番,就已經將敵軍的數量估計得八九不離十。
眼前這支來圍攻明軍的大軍,應該在六萬。
這個數字讓張輔的眼皮直跳。
如此龐大的規模,足以證明對方花了極大的力氣調集兵馬,傾盡草原之力,要將明軍一口吃下。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也許是輕敵,對方實際上并不將明軍看在眼里,只顧自己養精蓄銳,任由明軍結陣,而不是等待明軍行軍的時候再來襲擊。
依靠馬車可以將北元的鐵騎擋住,然后用燧發槍給對方造成大量的傷亡。
大炮則轟擊對方的中后方。
這是張輔交戰前的設想。
然后,戰爭一開始,就脫離他原本預測的軌道。
新軍士兵在馬車旁,一邊利用馬車擋住北元騎兵的箭矢,一邊開展射擊,給予了沖鋒而來的北元騎兵大量殺傷,緊接著,北元騎兵就迅速崩潰了。
原來兇殘無比,悍不畏死的北元騎兵,在前方沖鋒士兵死亡超過十之七八,后方因大炮轟炸陷入混亂,傷亡不明后,并沒有如張輔先前所預料的那般,繼續不要命的沖鋒,而是如潮水般退去。
他們竟然被打怕了。
張輔當然會抓住這樣的戰機。
除了命令用大炮繼續轟擊遠處的北元騎兵,擋住他們逃跑的路之外,六百大明騎兵,傾巢而出。
正常作戰時,六百兵馬會聚集在一起。
但目睹北元軍隊混亂不堪,只顧逃命的現狀,張輔大膽的將士兵散了開來。
這樣能追擊到更多的潰兵。
但如果北元騎兵不害怕,反過來殺一個回馬槍,明軍也會立即陷入險境。
不過,這種情況顯然不可能發生。
從北元騎兵開始回頭撤逃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再也沒有了返身再戰的勇氣。
對一支軍隊來說,心理防線的崩潰才是最致命的。
這意味著軍隊完全失去與敵人作戰的意志和能力。
兵敗如山倒!
不管后面是幾個敵人在追,他們都不會回頭去戰,只會拼命逃跑。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更別說大炮的轟隆,以及不斷響起的槍聲,又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恐慌情緒的蔓延。
出擊的六百明軍,對于受了重傷躺在地上的北元士兵,都不看一眼。
此時停下來去殺他們只會浪費時間。
畢竟,他們已經跑不掉了,還不如將他們的人頭,留給后面打掃戰場的步兵。
騎兵的目標,鎖定在前面還有力氣奔逃的北元騎兵。
后面有一只老虎追,就會跑得特別快嗎?
其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人會被嚇破膽,嚇得雙腿發軟,連跑都不敢跑,即使跑也跑不動,跑得比平時更慢,而不是更快。
北元騎兵的情況就是如此,在逃跑時被大炮轟炸,他們越來越害怕,越來越恐懼,從前不屑一顧,以為都是謊言的傳說,此際卻發自心底的相信了,也真的怕了!
砰!
砰!
砰!
槍聲不斷響起。
六百明軍完全散開,戰場有無數處地方,都出現了一名明軍戰士,追擊數十名乃至上百名北元騎兵的奇觀。
只要逃命的北元騎兵回轉身形,拿起他們手中的弓箭和彎馬戰斗,就能殺死后方追來的明軍戰士,但嚇跑了膽的北元騎兵根本就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