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對大明軍隊獲勝非常有信心,然而,戰場情況瞬息萬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最大的問題,還是朱能和張輔的軍隊,主要是馬車為主,只有少量騎兵。
他們的行軍速度,是趕不上北元鐵騎的。
如果北元始終避戰,寧愿放棄肥美的擁水草聚居地,也不與大明軍隊開戰,那朱能和張輔的遠征軍,也將無功而返。
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很低。
畢竟,北元并不知曉速射炮和燧發槍的厲害,他們看到明軍數量如此之少,沒有理由不發起進攻。
但也可能是,北元派小股軍隊試探了幾次,發現自己打不贏,然后就放棄了。
朱允熥令《大明日報》大肆宣傳,大張旗鼓的進攻,也有故意刺激北元的用意。
就是要讓他們不服氣,讓他們下定決心要干掉遠征的明軍。
事情的進展,果然也如朱允熥所料。
甚至比他預料的還要順利。
一出關,張輔的三千兵馬,打垮了烏格齊哈什哈的六萬大軍。
隨后,朱能率軍抵達元庭,北元之主孛兒只斤·恩克干脆利索的投降了。
朝堂上,眾臣皆是喜氣洋洋。
北元啊!
這可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大明最大的敵人。
在許多朝臣的眼中,恐怕未來大明與北元之間的戰爭,仍會持續很多年。
畢竟,歷朝歷代,中原政權與草原部落之間,皆是如此。
年年征戰不斷。
能擋住草原部落的進攻,能確保中原不受到他們的侵犯,就算是非常不錯了。
這也正是長城存在的意義。
若是草原部落很容易被征服,也不至于從春秋戰國開始,各國便一直忙著修長城,到秦漢乃至后續各朝,仍修個不停了。
卻沒有想到,遠征的明軍,這么快就有了結果。
而且是如此輝煌的戰果。
北元投降了!
一時間,許多大臣激動得淚流滿面。
這些人當中,不少曾經經歷過元庭統治的時代。
宛如昨日,歷歷在目。
而今回想起來,一切恍如夢境。
朱允熥的感觸卻是那么深,他收起捷報,笑道:“北元已經向我大明臣服,眼下的問題,是該如何處置草原部落,各位有什么妙計嗎?”
聞言,立時有大臣出列,道:“啟奏太孫殿下,下官以為,北元既已歸降,可將其民眾大部移遷至中原,如此便能一勞永逸,防止其東山再起。”
朱允熥微微皺眉。
“啟奏太孫殿下,下官以為,應該移遷漢民至草原上,墾荒種地,變草原為農田,建起城塞,派衛所軍永屯草原。”
“啟奏太孫殿下,下官以為,草原部落,殺之不絕,當好好安撫,大明可與其聯姻。由太孫殿下迎娶元主的女兒,并令后世皆引為慣例。大明與北元,永結姻親之好,便不會再起戰亂了。”
……
眾官員紛紛建言,但朱允熥的臉色卻是漸漸黑了下去。
原來還想聽聽他們的意見,但現在看來,這些人根本出不了啥好主意。
也對。
草原部落的問題由來已久,歷朝歷代,都沒有啥好的解決辦法。
朝廷內的眾臣,當然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看來,還是要直接實施自己早已想好的策略了。
當下,朱允熥站了起來,道:“諸位的話,本宮都記下來了。”
“本宮對于平定草原部落,防止其日后東山再起,也有一個主意。”
朝堂上頓時寂靜無音。
朱允熥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而后吐出八個字:“樹立新神,分而治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