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仍不斷命令邊疆駐軍在草原上墾荒屯田。
但朱允通卻是很清楚,這條路根本行不通。
草原上的土壤和氣候,并不適合大規模農耕。
即使強行開墾出來,種不幾年,也會荒漠化。
將不得不拋棄,讓其重新長草。
不僅沒用,反而嚴重破壞草原的生態,乃至制造沙暴,影響中原百姓的生存環境。
至于將草原部落的人,遷移中原,那更是極度無知的想法。
且不說遷移的成本高昂無比。
真要大規模遷移,只會引發數不清的沖突。
再說,草原的土地還在這里,如今的部落人口遷移之后,便會有更遙遠的部落人遷移過來,占據這塊土地。
將人口遷移走,等于是將遼闊無比的草原,拱手送給別的國家。
外族侵犯中原的問題,仍然不能解決。
因為后面占據草原的部落,又會再度南下進攻中原。
聯姻什么的,同樣不靠譜。
國家利益之爭,又豈會真的因為一場婚姻而改變?
即使能維護一時,也絕不是長久之策。
何況,朱允熥可不想用自己去搞什么政治聯姻。
這些主意都不行。
但有一個思路是正確的。
那便是治理草原,需要讓游牧民族定居。
否則,中原王朝很難對草原進行有效的統治。
可游牧民族的生存環境,又決定了他們不會定居。
朱允熥分析后發現,實際上,每個部落在草原上放牧,都是有一定疆域范圍的。
看起來他們一直在游牧,從東跑到西,從南跑到北。
但實際上,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只在自己疆域的范圍內活動。
只是長久以來,這個疆域范圍并不固定,而更像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
也不斷會有部落打破從前的習慣,引發糾紛和戰爭。
朱允熥的辦法,就是給草原各部落,分別劃定固定的疆域。
從此再沒有越界,也就沒有了從前那么多紛爭。
更重要的是,疆域范圍一確定,各部落從此各自為政,草原再也不可能有統一政權出現。
只要草原不統一,而是分裂十幾個乃至幾十個部落勢力,那他們便誰也不能對中原政權造成威脅。
當初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鐵騎能橫掃歐亞大陸,他的孫子能打下中原,直至最終滅掉南宋,至關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草原統一了!
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統一的草原,由此迸發出恐怖且驚人的威力。
草原騎兵的兵鋒所過之處,世界皆為之顫抖。
今日,張輔和朱能便要按照太孫殿下制定的“分而治之”的辦法,將草原給“瓜分”了。
不是分成兩部分,或者三部分,而是分成幾十塊。
一旦分割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疆域的觀念,便會慢慢深入各部落牧民的人心。
從此之后,草原再不能統一。
中原王朝就真的能高枕無憂了。
只需要派使臣在部落中合縱連橫,都能讓那些桀驁不訓的部落吃盡苦頭。
要派兵來遠征背叛朝廷的部落,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