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黃子澄案,轉移朝野視線,給方孝孺的新儒學傳播以更多時間。”
“太孫殿下也有更多的時間從容布局,分辨哪些人支持自己理念,哪些人反對,再將支持者慢慢提撥起來。”
“待到布局完成,那時至少不至于勢單力孤,能擋住朝野滾滾反對之聲。”
“高啊!”
齊泰贊嘆了一聲,卻忽然話鋒一轉,道:“可太孫殿下想過沒有,人心叵測,重壓之下,便有可能分崩離析。”
朱允熥微微皺眉:“此言何意?”
齊泰朗聲道:“陛下曾經掀起過幾次大案,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可陛下做這事,從來都是以雷霆萬鈞之勢。”
“待到大家都嚇破了膽,嚇得魂不守舍時,陛下就會宣布案件已經結束了,以后都不再查了,不再殺人了,以此來安定人心。”
朱允熥愣了愣。
這倒是一點不差。
老朱辦案的風格,素來如此。
實際上,從懲辦貪腐的角度出發,案件應該緩一些,查到更細致更深入。
而不是以極快的速度查案,結案,殺人。
這樣做,固然會讓貪官污吏害怕。
可表面上是殺了很多人,實際上卻并沒有將犯罪的人都深挖出來,因為時間太短了,來不及深入去查。
只是通過重重懲處來威懾而已。
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老朱既想讓朝中大臣害怕,又想讓他們安心。
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目標。
故而,也就形成了獨特的辦案風格。
“若是黃子澄案久拖不決,令天下人人自危,只恐再生變故。”
“太孫殿下不想興大獄,殺太多的人,可別人卻未必這么認為。”
齊泰道:“眼下,太孫殿下大權在握,新軍所向無敵。沒有人會公然與太孫殿下為敵。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一年前,太孫殿下遭遇刺殺之事,想必還不會忘記。”
“這朝中從來都是刀光劍影,陰謀遍布之所,絕不是安寧之地。”
“外敵易破,內賊難防。”
“太孫殿下再厲害,終究也是只是血肉之軀,而非神仙之體。”
“黃子澄一案的劍,不能一直高懸不落。”
“太孫殿下要震懾朝臣,罪人有別的辦法。”
朱允熥雙眸微微瞇起,目光如刀般盯著他。
齊泰深吸了一口氣,道:“我之罪過,萬死難辭,大錯已成,再后悔皆是無用。但愿在臨死之前,以有用之身,為太孫殿下做些事情,為天下黎民百姓做些事情。”
“來見太孫殿下之前,我已經寫好了認罪書。”
“還請太孫殿下從我身上取走。”
朱允熥皺眉,走上前去。
果然,從齊泰的胸前的衣服里,取出一疊厚厚的認罪書。
目光一掃,不由得神色大變。
“太孫殿下想用黃子澄案來威懾朝臣,這亦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
“這里有四百余份供狀,每兩份,指向一名朝中有權有勢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