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暴露,百姓聲討,群臣激憤,恐怕太孫殿下也會大感頭痛,甚至無法相救,不得不殺!
基于此,大臣們都感到了太孫殿下對自己深深的恩寵和信任。
也幾乎所有人,都向朱允熥呈交了自己收到的匿名信,并請求太孫殿下嚴查此事。
太孫殿下信任自己,才僥幸逃過一劫。
可背后陷害自己的人,究竟是誰,這不查清楚,寢食難安!
……
時間一天天過去。
金陵城的百姓,皆覺得奇怪無比,私下議論紛紛。
“怎么回事啊,不是說調新軍進城戒嚴,是要抓黃子澄同黨,怎么這么久,也沒見抓哪個官員啊?”
“是啊,這事好生奇怪!”
“不要急,太孫殿下自有安排。”
“眼下官員仍然禁止出城,反正他們又逃不了,早一天晚一天,沒什么關系。”
“那可不一樣,早一天將漢奸賣國賊抓出來,我心里更痛快一些。”
“依我看,太孫殿下遲遲不動手,肯定是在準備大招。”
“對,不動則已,一動必是雷霆萬鈞,天崩地裂之勢。”
“哈哈哈,那我可就等著好戲開鑼了。”
……
在百姓們的期待中,朝廷終于有了動作。
刑部尚書楊靖,左都御史袁泰,大理寺卿周志清,因暗中勾結黃子澄,同一日被捕下獄。
三法司突然間一齊被抓,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
何況,此前正是三法司主審黃子澄一案。
審案官竟然集體與賣國賊暗中勾結?
這頓時將滿城百姓都驚得目瞪口呆。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刑部天牢的獄吏,以及都察院的許多官員,也同時被捕。
按理說,能擔任三法司的人,無一不是在朝中德高望重,深受眾官員擁戴之人。
尤其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大理寺卿。
按慣例,這兩個職位由文臣中德行最好,威望極高之人擔任。
他們被抓,群臣必定齊心協力,想盡一切辦法營救。
可這一次,大臣們的反應,卻讓許多人都大跌眼鏡。
不僅沒有什么人上書為他們求情,反而個個叫好,人人喊該殺。
黃子澄和齊泰的供狀,雖然被太孫殿下燒掉了。
但這個仇,他們可是記下了。
這是什么仇?
這是差點自己就要被千刀萬剮,全家都要被殺得斷子絕孫,家中女子更要被發往教坊司受辱,代代為娼,千百年后,自己一家爭還要被世人唾罵的血海深仇!
這等大仇,豈能不報?
黃子澄和齊泰該死,可兩人能寫出那樣的供狀,與負責主審的三法司必定脫不了干系!
特別是自己還收到過匿名信,信中對供狀情況了如指掌,更足以說明此事背后有人暗中謀劃。
朝中官員個個都是人精,對這些自是洞若觀火。
就算三法司并不清楚黃子澄和齊泰暗中寫的污陷供狀的具體內容,可他們肯定是為兩人的陰謀,提供了便利的。
殺他們絕對不冤!
所有相關的人,都該殺!
如今太孫殿下將三法司抓了,那就是報仇雪恨的機會來了。
此時不上奏請求嚴懲三法司,還待何時?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