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只想著也要弄個官服補子穿著玩玩。
地方官連忙道:“小王爺,朝廷來公文了,著小王爺即刻回京,不得有誤。”
不料,此言一出,朱高煦的心思立刻被拉了回來,頓時勃然大怒。
“這是哪個部門簽發的命令,老子憑什么要聽?”
熊孩子瞪著前來傳令的地方官,道:“你丫的放任境內有山賊打劫過路行商而不聞不問,就該被革職查辦,抄家問罪。”
“如今還拿出朝廷的命令讓我回京,分明是不懷好意,居心叵測,信不信我現在便將你先辦了?”
自上任稅務司主官以來,因為加征商稅,嚴格收稅一事,觸及到許多人的根本利益。
朱高煦也因此被官員刁難,被地方豪紳戲耍。
稅務司外派的官員,更是處處受阻,步步艱難,逼得他這個稅務司不得不離京,親赴前線,一邊“救火”,一邊加大與地方官府,豪強,士紳之間的戰斗。
可仍然是處處受制肘。
朝廷里彈劾他的奏章,更是車載斗量。
連父親也幾次告誡他不要做得太過。
可熊孩子心里就是認準了死理,我明明做得沒錯啊。
憑什么要向那些人讓步?
堂堂大明朝廷,難道還鎮壓不了他們嗎?
我可是燕王之子,奈何不了幾名刀筆吏和地頭蛇豪強?
熊孩子氣上來了,誓死不退。
就算是朱棣派人送來的信,他也純當耳邊風。
反正老爹又在身旁,不能動手揍他,怕什么!
回去挨打那是回去以后的事。
再說,身為資深熊孩子,哪次回家能不挨打的呢?
一直到朱允熥從倭國獲勝歸來,朝廷開始對軍隊和地方官府衙門進行改制,稅務司的處境,才終于扭轉。
地方官要借改革之勢,依仗稅務司,對付那些在本地勢力深厚,盤根錯節的豪強和士紳,加強對官府衙門的控制。
朱高煦雖然年歲不大,人卻十分聰明,對于地方官想利用稅務司沖鋒陷陣,充當自己手中之劍,借力打力的想法,了如指掌。
但這對稅務司而言,終究是大有好處的事,他也樂得順水推舟。
此后,稅務司形勢大變,朱高煦卻又盯上了清剿山賊劫匪之事。
他自幼在北平長大,府中的將領皆經常出征,每每聽他們講與北元戰斗的故事,總能聽得熊孩子心潮澎湃,向往不已。
只恨自己年齡尚幼,不能縱橫馳騁沙場。
沖鋒殺敵,那是多好玩的事?
如今稅務司手中又有兵馬,抱怨征稅之后,被山賊劫匪攔路搶劫的人很多,熊孩子也就借著這個理由,玩起了剿匪。
這一下是越玩越開心,越剿越興奮。
早已是樂不思蜀了!
此時讓他回京,熊孩子又哪里愿意呢?
聽到小王爺的話,紀綱又覺得機會來了。
當即上前,不動聲色的站到了旁邊,一只已按到刀柄上,悄悄提高了警惕。
只要小王爺一聲令下,便立即將拔刀,給這名地方官一點顏色瞧瞧。
殺當然是不能隨便殺的。
畢竟,對方可是有朝廷官身的人。
但嚇唬嚇唬,甚至揍一頓,那還是可以的。
聽聞在自己投靠小王爺之前,小王爺處理稅務司官員與地方官府衙門的沖突時,好幾次都令下面的人大打出手,暴揍地方官吏。
尤其是在聽說稅務司的人被他們欺侮后,更是非得欺侮回來不可。
可惜,紀綱前來投靠的時候,太孫殿下已經回朝,官府衙門的改制開始,稅務司的處境隨之改變,與地方官沒有從前那般嚴重的沖突,雙方也就再也沒有打起來過。
紀綱也因此沒有看到那一幕,只聽從前便追隨在熊孩子身邊的人說過,令他向往不已,很想也體驗一次。
畢竟,以前做“混混”的時候,看到官老爺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
可不敢對官老爺們有半分不敬。
動手打官老爺這種事,那更是連做夢都不敢想的。
但凡能硬氣的站在官老爺身前說兩句話,不嚇得跪著諂媚討好,都能和江湖上的“好漢”們吹上幾年牛逼了。
若真能將某個官老爺打一頓,那日后就是那幫“混混”眼中的“大英雄大豪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