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也就罷了,若是一路傳到西洋……眼下西洋已到了大航海時代的前夕,技術上可比南洋要先進不少。
而且,那群強盜商人沒有唯利是圖,一旦發現印制偽鈔可以獲利,必定不會放過。
國外的監管貨幣的難度,遠勝過大明國內。
必須要保證技術上的先進性,使別人都難以仿制。
在這上面掉以輕心,是會吃大虧的。
故而,朱允熥才慎重交待。
好在大明科學院成立后,技術進步飛速,日新月異,下一版的防偽,肯定會更強,更難于仿制。
“是!”楊榮連忙應聲,又道:“商人下南洋之后,與當地土著發生沖突的亦不少,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希望朝廷早日派兵南下。”
太孫殿下一直在訓練海軍,毫無疑問有出征海外的意圖。
但自倭國回來后,太孫殿下便沒有再提及過。
眼下朝野都十分關注此事。
倭國一戰,大明賺得盆滿缽滿,損失卻近乎為零。
于是乎,從前反對海外擴張的士大夫們,一下子就都成了向海外開戰的支持者。
白花花的銀子,數不清的糧食不斷流進大明國庫,這誰又能反對呢?
“不急!”
朱允熥卻是搖了搖頭,問道:“皇爺爺已經從申城回來了吧?”
楊榮有些跟不上朱允熥的思維,沒想到太孫殿下突然又換了話題。
“陛下在申城住了幾個月,如今已啟程回京,應該是要回來過年了。”
朱允熥點了點頭,笑道:“草原已經平定,待皇爺爺回來后,撤藩就該提上日程了。”
“在此之前,本宮要去見一見三叔。”
自從上次草原事變后,晉王朱棡選擇了認罪。
隨后便被“押解”進京。
對外,朱允熥并沒有向朝野正式公布他的罪狀。
而是將其軟禁在金陵的府邸里面。
不過,草原上的事鬧得那么大,十幾萬人親眼目睹,郵傳司成立后,信件往來方便,消息自然是瞞不住的。
朱棡的事,會讓老朱十分為難。
朱允熥必須在老朱回來之前,將其擺平。
在他的計劃中,大明海軍的作用,只是軍事保障,真正出海征服諸國的主力,是即將撤藩的藩王們。
這是效仿大航海時代的西洋人。
征服諸地,統治那里,這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
并不是簡單的軍事勝利就行的。
在蠻荒之地進行征服與開發,就必須要給予其自主決定權。
軍隊顯然不合適。
將藩王們封在海外,讓他們將封地當自己的國家一樣去治理,才是最合適的辦法。
隨后,朱允熥便令人備馬,出了東宮,一路前往軟禁朱棡的府邸。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