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沉默了。
這幅地圖,他還是第一次看到。
朱允熥所指的地方,是不是真的存在,恐怕也是兩說之事。
至少,在朱棡的認知中,從未聽說過那片大陸。
坐船前往茫茫大海,是極為虛無飄渺之事。
除了因求仙問道已陷入瘋癲癡迷之人,又或是走投無路,無法生存的窮人,誰又愿意去那遙遠的海外呢?
自古就是“族旺留原籍,家貧走四方”。
何況他還是大明的王爺。
何況,要去的地方,還是海外!
海浪兇險,海波莫測,這是大明百姓人人皆知的常識。
連八仙過海,都要各顯神通,才能平安順利過去,何況是常人呢?
“我會給幾條先進的戰艦,以及一定數量的槍和炮。”
朱允熥不等他下棋,連續落子,道:“能不能征服那片大陸,并將其開發好,成為真正的藩王,就看你的本事了。”
“我沒有騙你,那里真是一片比大明更遼闊,也更富饒的土地。”
“你若能成功在那里站穩腳步,前程無限。”
這些都是實話。
盡管之前朱棡設計要置自己于死地。
但楊士奇說得沒錯,對于一個帝王而言,最無聊也最無用的事情,就是因為別人對自己的仇恨,而去報復殺人。
如果朱棡殺過他身邊的人,那朱允熥一定不會放過朱棡。
但朱棡并沒有。
他的刺殺計劃,栽贓計劃,害死了秦王朱樉,可那與朱允熥有什么關系呢?
身為帝王,他永遠不可能讓天下所有人都對自己滿意。
世間沒有任何人能做到這樣的事情。
身為帝王,他需要做的是加強對自己的保護,不給別人刺殺自己,毒害自己的機會。
而不是奢望天下沒有一個仇敵!
既然要承天下之重,就不可能沒有敵人。
但他又絕不會給敵人任何可趁之機。
所以,無論是為了排除朱棡的威脅也好,還是為大明未來的發展計劃布局也罷,朱棡都必須離開。
走得越遠越好。
唯其如此,朱允熥才能放心。
另一方面,在遙遠的海外,他也能發揮一點點作用。
這就是政治家的思維。
哪怕是對自己的敵人,也是盡量榨干對方的所有價值。
而不是簡單的快意恩仇。
朱允熥正在迅速成長,漸漸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政治家。
“我……”朱棡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于他而言,這無異于流放。
而且還是流放幾萬里之外。
但正如朱允熥的所言,時至今日,他還有選擇的權力嗎?
他能拒絕嗎?
朱棡問道:“你想讓我什么時候走?”
“就在這一兩日。”朱允熥笑道:“皇爺爺馬上就要回京了,他老了,我怕他會舍不得你。”
朱棡輕輕嘆了口氣。
這也是他心中的想法。
但朱允熥顯然不打算給他再面見老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