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遇襲之后,朱允熥便大幅增強了身邊的安保力量。
畢竟,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任你權勢滔天,只要有一個不要命不怕死的人沖到你面前,就能與你同歸于盡。
他的改革,雖然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擁護和支持。
但正如楊士奇所言,作為上位者,是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的。
世間并不存在這樣的上位者。
秉公執法的包拯,也會讓從前枉法亂來的人痛恨不已。
何況但凡改革,必然觸及利益再分配。
必然會讓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損。
損害百分之一的人的利益,使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受益,人們會對你交口稱贊。
但那百分之一受損害的人,仍會對你恨之入骨,只想將你殺之而后快。
以大明之大,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恨他,也是幾十萬上百萬的人。
也可以說“仇敵”滿天下。
作為上位者,他當然要加強戒備。
今日雖是微服出行,但安排的護衛力量,比平日只多不少。
無非是他們分散在人群里,從近及遠,密布四方。
一有風吹草動,立即便能趕到。
而他所坐的這輛馬車,看似是制造局生產制作的制式馬車。
實際上卻大有文章。
車窗不似傳統的馬車那般是空著的,而是用厚重的透明玻璃封了起來。
透過玻璃,仍然能將外面的狀況盡收眼底。
這種玻璃,雖然比不上后世的防彈玻璃,但也十分堅固了。
尋常刀刃砍上去,很難一刀砍破。
箭矢更是不能。
馬車前面,也不是只用布簾遮住,而是設置了鋼門。
鋼門上同樣留有玻璃窗。
就連馬車后面,亦是如此。
這是為了車內的人,便于觀察外面的情況。
另一方面,厚重的玻璃,也能擋住攻擊。
除此之外,車體材料更是大量使用鋼材,堅固無比。
馬車是四個輪子,而非傳統的兩輪馬車。
為了防止敵人刺激馬而致使馬匹受驚胡亂狂奔,又在車上設置了特殊的剎車裝置。
一旦啟動,剎車會將車輪剎住,同時,聯動剎車的切刀,會切開拉車的馬繩,使受驚的馬匹,與馬車分離,而不是帶著馬車一路狂奔亂竄。
類似的馬車并非只生產了一輛,而是生產了上千輛,并且仍在源源不斷的生產。
京中的富貴人家,對此馬車十分追捧。
當然,他們所購買的馬車,只是外形與朱允熥所坐的馬車相似,看不出區別。
實際上并沒有相同的防護力。
比如說,那些馬車所使用的玻璃都非常薄,起不到防護的效果,也沒有剎車分離裝置。
只是外表看上去一樣。
坐在馬車內,楊榮驚嘆道:“久聞制造局生產的新式馬車平穩舒適,甚至還要遠勝坐轎子,我還道傳言夸大了,馬車怎么可能比人力轎子舒服呢?今日才知道竟然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