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聽到他的話,頓時一陣陣頭大。
好家伙。
連我平日里和宮女開開玩笑,都調查得這么清楚?
還在暗中觀察我是不是同性戀?
是不是性取向不正常了?
有點過分了吧?
但是,轉念一想,他也明白其中的原因。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允熥對于朝廷的運作了解得也越來越多。
在大明乃至以前的朝代,下面的臣子關注君王的女人和日常私事,并不逾矩,他們覺得天經地義。
這個時代的人,本身就沒有太多隱私的概念。
更是認為天家無私事。
說白了,皇帝今天晚上寵幸了哪個女人,明天雖然不會讓朝堂上的大臣都知道,但皇帝身邊的近臣,只要想了解,是都會知道的。
這也是為了皇帝的安全著想。
畢竟按照規定,皇帝每天做什么事說了什么話,都要全部記錄在案。
雖然實際上,還會進行修改和美化。
但修改和美化這項任務本身,也經常會交給大臣去做。
皇帝自己親自去做是不合適的,會惹人非議。
言官們將以此為由,進諫皇帝,引發朝堂風波。
封建社會看似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實際上還是會受到許多約束。
權力始終要受到親情、輿論的制約。
至于說完全拋棄所有的親情和輿論,實際上除了極少數的變態,正常人類都不可能做到。
就好像后世社會的人,始終生活在社會中,會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制約。
皇帝也不例外。
后世社會的人,如果說一定要與家里斷絕關系,與所有親戚朋友斷絕關系,那也并非不可以。
皇帝大權在握,要翻臉不認所有人,也同樣能行。
可說到底,能狠下心與家里所有親戚朋友,乃至父母妻兒都斷絕關系的,世上又有幾人呢?
大家口頭上說不在乎外人怎么說,可真正能做到徹底不要臉,完全不管輿論,即令社會性死亡,也依然我行我素的人,始終是億萬里挑一的存在。
正常人都會害怕自己會社會性死亡的。
皇帝同樣如此。
悠悠眾口,萬世名聲。自古以來,就是皇權最大的約束。
也是讀書人手中最鋒利的“武器”。
史書上記載的那些變態奇葩的皇帝,畢竟極少數,而是其中還不乏外人故意污蔑的內容。
尤其是變態的亡國之君。
對于他們的記載,很多內容并不是真實的。
而是推翻其統治的后來者,為了給自己行為加上合法化的外衣,故意向前朝的皇帝潑臟水罷了。
大臣既然要修改美化皇帝的起居錄,就會知道本身的真實情況。
朱允熥如今雖然還不是皇帝,但其實也已經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