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聽她說完,驚得目瞪口呆。
心中直呼好家伙。
只是對《史記》、《漢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書熟記如流?
勉強背得幾千首唐詩宋詞?
這是人能說出來的話嗎?
后世曾有不少人說,一生讀一《資治通鑒》,足矣!
什么意思?
就是讀一輩子的書,能將《資治通鑒》全部讀完,就足夠了。
這當然是夸張的說法。
實際上是指要從《資治通鑒》展開,深入研究。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史學專家的領域。
普通人初高歷史學的那點歷史知識,嚴格來說,連皮毛都算不上。
至于背下幾千首唐詩宋詞……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能背幾千首唐詩宋詞,無論放在哪里,都可以稱得上“學霸”了吧。
顧盼君說她只上過三年的私塾,這肯定是真的,不會騙他,畢竟太容易拆穿了。
放在后世,讀三年書,也就是小學三年級畢業,還屬于典型的文盲。
但是,顧盼君這自學能力……
當然,這個世界的三年私塾,和后世讀三年書,并不是同一個概念。
這個世界沒有那么多學科,只有“語文”這一科。
朱允熥開創的“科學”,也僅在太學生和州學,府學,縣學里面流行,還是學生自學為主,而不是老師講解。
其他學習“科學”的人,同樣都是成年人。
小孩子讀的私塾,仍只讀“語文”一門。
當然,對此也學得更多,更深入。
古人說寒窗十年苦讀,放在后世,其實也就只相當于九年義務教育加上幼兒園一年,即初中文化水平。
可要是只比詩詞文章,比史書典故的話,那古代寒窗十年的書生,肯定能秒殺后世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一百條街。
甚至,只讀三年書的人,也未必就弱于后世的初中畢業生。
畢竟,后世學生讀的內容不一樣
當然,人與人之間更不一樣。
同樣初中文化的學生,與初中文化的學生之間也不一樣。
一個初中畢業的頂級學霸,和一個勉強及格的普通初中生,雖然兩人都是初中畢業,可他們之間的實際文化水平差距,宛如天塹。
但是,如顧盼君這般,僅僅只讀了三年私塾,卻自學了如此之多的知識,無論放在哪里,都當起“學霸”,甚至是“學神”了。
怪不得她的言談舉止,遠非一般的鄉村姑娘能比。
讀了這么多的書,與這個時代尋常大字不識的鄉村姑娘,能一樣嗎?
何況她能將《資治通鑒》等史書熟記如流,能背下幾千首唐詩宋詞,也足見她的智商之高,記憶力之好。
這份讀書的天賦,就不是尋常人能比得上的。
當然,這也是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什么太多的娛樂活動。
沒有網絡的勾引,更沒有短視頻的吸引人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