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大伙兒只要靜候佳音,不要給太孫殿下添亂即可。”
“真要是有什么事,等情況明了,咱們再動也不遲。”
此言一出,人群里當即有人響應道:“說得有道理啊,太孫殿下又豈是那些陰險歹人能隨便扳倒的。”
“太孫殿下一定會平定叛亂,將歹人全部繩之以法的。”
“對,大伙要相信太孫殿下。”
“金陵城的高塔示警,便是太孫殿下所修筑,如今看來,很有用啊,反應這么快,那些歹人一定想不到吧!我看是他們完蛋了,太孫殿下肯定安然無恙。”
議論聲中,便見一隊隊官兵縱馬奔馳,呼嘯而過。
……
不止民間百姓,各官府衙門的官員,也在議論紛紛。
禮部。
“究竟發生了何事?”一名官員驚疑不定的問道。
另一名官員沉聲道:“高塔示警,而且是最高級別的警訊,這通常是有人造反才會發出的。”
畢竟是禮部的官員,了解得自然比民間百姓更多。
“什么人如此大膽,竟敢造反?”有官員滿臉不可置信,道:“如今朝堂上,太孫殿下早已大權獨攬,無人可以挑戰太孫殿下的地位,怎么可能會有人造反呢?”
一說到造反,那名官員首先想到的是“政變”。
畢竟,底層百姓突然發起暴動,襲擊中樞,這種事想想也不可能成功。
但“政變”的前提是,有足夠的權力和威望,能在政變后穩住朝局。
否則,那就不叫政變,而叫自殺。
可眼下的朝廷,只有太孫殿下一個人稱霸,沒有敵對勢力,誰還會發起政變呢。
總不可能是太孫殿下自己……以太孫殿下今時今日的權勢,不管要對付朝堂里的任何一個官員,都不用這么大的陣仗啊。
直接一紙命令,便能將人抓了。
大明朝堂上,還沒有太孫殿下抓不了的人。
再說,皇帝陛下不在京師。
就算政變發起者僥幸成功,只要在外頭的皇帝陛下一聲號令,也能馬上奪了他的權力。
這真是咄咄怪事了。
“那也未必得。”有官員接口道:“之前不是發生了襲殺太孫殿下的事件嗎?如果那樣的事再重演,也必然是最高警訊。”
這句話一出口,在場眾官員們頓時一個個臉色大變。
是啊!
造反也未必是聚集很多起兵那種情況。
也可能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襲擊太孫殿下的車駕。
這其實不難辦到。
也不一定需要什么勢均力敵的政治對手。
正因為如此,歷朝歷代,皇帝作為最高權力掌握者,一般都是居住在深宮內院,輕易不會外出。
刺客自然難以刺殺。
真到皇帝出行的時候,其儀仗和安保的規模,都是難以想象的龐大。
隔很遠的地方,也要清空閑雜人等。
就是為了防止有意外發生。
畢竟,連秦始皇外出巡視,都數次被刺客襲擊。
太孫殿下如今雖然大權在握,卻畢竟沒有登基稱帝,又經常坐馬車出入,真遇到了刺客,也毫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