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關頭,紀綱突然想到,若將此人擊斃,自己難免有殺人滅口的嫌疑,落人口實,才沒有開槍。
目睹這一幕,一眾捕快恍然大悟,果然是反賊的“誘騙之計”。
竟然抬出了所謂的“指揮使大人”,還“皇帝陛下”?
自己等人差點就上當受騙了。
這個穿制服的錦衣衛,居然也是假冒的?
這些人還真是有備而來啊!
幸虧,刑部緝盜司的人馬及時趕到。
太孫殿下改制后,捕快在官府內單獨成制,已成了垂直管理和水平管理相結合的單位。
刑部是所有捕快的“最高上司”。
緝盜司更是刑部最重要的部門。
按規定,緝盜司在任何地方辦案,都有直接調遣當地捕快的權力。
在刑部緝盜司的大人們面前,當然得好好表現一二。
如今已經有了援兵,也不用再害怕這些歹徒人多勢眾。
“殺,將他們全部拿下。”捕頭刷地一下,抽出刀來,嗷嗷叫著,帶領一眾捕快,向著蔣瓛一伙人沖去。
紀綱亦回頭望了過去。
突然。
他的瞳孔微微縮了縮。
作為被朱允熥突擊提拔的人,紀綱并未見過錦衣衛指揮使蔣瓛,也未見過皇帝陛下。
他上次入京的時候,蔣瓛已隨著老朱出去了。
可沒見過真人,卻見過畫像。
這半年,紀綱在緝盜司辦案,見得最多的,便是各類通緝犯的畫像。
為了讓自己盡快熟悉朝中官員,紀綱也利用職權,讓下面的人畫出了不少官員的畫像,供自己和緝盜司其他官員辨認。
也避免辦案時遇到官員卻不認識。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正是其中之一。
而老朱的畫像,他也曾在朱高煦那里見過。
這個時代的畫象,多少有些失真,與本人差別甚大。
尋常人初看之下,還真不一定能辨別出來。
可紀綱因為過去幾個月看畫像抓通緝犯的緣故,早就練出了“火眼金睛”的本領。
他這一看,腦海里立時便與畫像上的人物完全重合了起來。
那是錦衣衛指揮使蔣瓛?
怎么回事?
難道是他要“謀反”?
這是紀綱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
不是江湖幫派鬧事,而是錦衣衛謀反?
旋即。
他又看到了蔣瓛身后,被許多人團團護住的“老頭”。
剎時間如遭雷擊。
那莫非是皇帝陛下?
“錦衣衛”跪的人不是自己,而是皇帝陛下?
并不是江湖幫派的“毒計”?
“放開我!”此時,被踹踢飛,又被人按住的那名錦衣衛掙扎著:“你們緝盜司要造反嗎?”
“真是陛下?”
紀綱只覺體內氣血上涌,眼前一黑,雙腿一軟,身體便倒了下去。
“殺!”
立功心切,急于在刑部的大人們面前好好表現一番的捕快們,仍在向著蔣瓛等人沖過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