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竟如此兇殘?
剛一交手,就將緝盜司主官擊倒了?
他并沒有看清紀綱是因何而倒,只是下意識的以為,他是受了襲擊。
只不過,看起來像是遠程攻擊,卻不知為何沒有聽到槍響,亦無箭矢。
或許是暗器之類的,才沒有能看清。
而此時的現場,那名剛剛被紀綱下令抓起來的錦衣衛,此際正瘋了似的站起來,欲要掙脫抓自己的人,同時用盡全身所有力氣,高聲呼喊道:“住手,快住手!”
帶頭沖鋒的十余名捕快,已然沖到了蔣瓛等人面前,聽到聲音,停下了腳步,回過頭來。
他們沖鋒的時候,并不清楚叫自己住手的人是誰,故而下意識都回過頭來看。
見到是被紀大人下令抓起來“騙子”,不禁又有些惱怒。
你算個什么東西?
竟然叫我們住手?
不過,這一停頓,前沖之勢止住,便沒有再立即繼續沖鋒。
因為他們也看到了紀大人倒下去的一幕。
旁邊,紀綱的手下眼疾手快,在紀綱就要倒下去的剎那,硬生生將他拉住。
未待這邊的紀綱清醒,那邊的錦衣衛已盡皆看到了蔣瓛。
什么情況?
“反賊”是自家指揮使?
急匆匆趕來的錦衣衛,一時間一個個腦子都有點反應不過來了?
此時此刻,他們首先涌向心頭的想法,并不是馬上想到這是一場“誤會”,而是認為,難道自家指揮使大人,要“造反”嗎?
巨大的沖擊,讓趕來的錦衣衛們,盡皆呆立當場,不知所措。
另一邊,老朱饒有興趣的望向趕來的各路人馬。
從打倒科學院門口守衛,到高塔上的士卒拉響警報,再到金陵城全城戒嚴,各路人馬趕至……這一切發生得如此之快,令人目不睱接。
老朱是久經兵陣的人,十分清楚遇到緊急情況時,集結軍隊,調撥人馬所需要的時間。
如果只是簡單的人員,集合自然很快。
但武裝集合就不一樣了。
馬上鞍,人著甲。
再等集結出營,再快也需要一柱香的時間。
一般而言,軍營里,以擂鼓三通作為穿甲集合的標準。
每通鼓是三百三十下,擂鼓三通即九百九十下。
每通鼓約五六分鐘,每通鼓結束后,中間會歇息一會兒。
因此,擂鼓三通的總時間,大約是二十分鐘左右。
士兵聽到鼓響,無論是在上茅廁,還是在吃飯,或是洗澡,再或是做其他事情,都要立即結束,趕回營中,穿好盔甲,帶好武器,趕到操場集合。
如果是騎兵的話,還要將馬牽出來,上好鞍,披好甲。
三通鼓看起來時間也不短,實際上則非常緊迫。
只有真正的精銳之軍,才能做到三通鼓內集結完畢。
但從老朱令蔣瓛的錦衣衛,將守衛們擊倒開始算起,到現在恐怕也剛剛過去三通鼓的時間。
幾路人馬,便都已趕到。
這個速度,真可謂快得不可思議。
要知道,以正常的步行速度而言,在路上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恐怕都不止。
更別說,他們還要先集結。
而且,幾支兵馬都來得如此之快,就更有意思了。
老朱沒有作聲,默默地看著他們。
眼前的一幕,顯得有些詭異。
應天府的捕快,趕緊向著緝盜司這邊過來。
兵馬司統兵的將領,似乎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味,并沒有急著發起攻擊。
至于趕來的大隊錦衣衛……在先是短暫懷疑自家指揮使大人為何要造反之后,終于反應了過來。
指揮使大人,可是奉命去護衛皇帝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