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告訴咱,朱孫在哪里?”
老朱霍地一下,站起身來,沖到楊榮面前,盯著他道。
聲音之大,宛若雷霆,將場中的眾人都嚇了一跳。
“他在東宮!”
楊榮倒沒有再賣圈子,直接回答。
“走,咱現在就去找他。”
老朱頭也不回,就往外面走去。
吉垣、蔣瓛,以及一眾錦衣衛連忙跟上。
誰都看得出出來,陛下是真的急了。
自到申城之后,老朱開始潛心研究申城的運轉模式,研究其背后的“經濟學原理”。
如果是以前,老朱對此是根本不以為然。
反正整個大明都是朱家的,天下是朱家的天下,朝廷借點錢又怎么了?
大不了賴賬不還。
江山都在手中,還怕債主討債不成。
可時至今日,老朱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對經濟啥也不懂,胡亂下令印寶鈔的“老農民”。
如今的老朱,對國民經濟已經有了十分深刻的認識。
也很清楚借這么多錢,一旦還不了,意味著什么。
國家信用破產,那是真要出大事的。
以前印寶鈔,因為面額都比較大,民間的實際使用率并不高,大多數時候,老百姓要么用銅錢,要么干脆以物易物,或者糧食,布匹充當一般等價物。
故而,雖然寶鈔貶值,鬧出了不少事,卻也還在國家承受的范圍內。
如今新版的大明寶鈔,已真正深入大明百姓的日常生活。
其使用之廣泛,較之從前,有天壤之別。
大明銀行的錢,是千千萬萬大明百姓的存款。
朝廷欠的,是天下百姓的錢,還不了的話,就真的會出大事了。
也難怪老朱這般急。
楊榮連忙跟上。
他的嘴角邊,不經意地流露出一絲笑意。
成了!
終于成功地將皇帝陛下的注意力,從朱孫這個人身上,轉移到了國家欠債身上。
后面即使皇帝陛下知道朱孫就是朱允熥,首先想的也是向他詢問為什么會欠這么債,怎么解決欠債的問題,而不是追究他假冒朱孫,欺騙自己的事。
正所謂,一股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只要皇帝陛下不是一開始就拿假冒之事問罪,有了欠債的事作緩沖的機會,等欠債的事解決,后面這件事,也就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
比如說現在,皇帝陛下便只顧著去東宮找人,都沒有問為什么朱孫會在東宮。
不過,楊榮的高興只維持了一會兒。
很快,老朱走出大明科學院,坐上馬車,便回頭道:“你隨咱一起坐馬車,順便和咱說說,為什么朱孫不在大明科學院,卻在東宮呢?”
……
楊榮只好硬著頭皮上車。
吉垣本來要上車伺候,卻被老朱趕走,并吩咐道:“去外面看著,不許人靠近馬車。”
馬車嗒嗒前行。
車內,楊榮很干脆利索地跪下。
老朱淡淡道:“朱孫?所謂的朱孫,就是咱那個逆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