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際說起來,亦是滔滔不絕,流利無比。
更重要是,他此前已經與老朱往來通信甚多,清楚老朱的掌握知識點和不了解的困惑。
只是此前書信往來,筆墨所限,有些事情說得不夠清楚。
再加上該怎么回信,都是朱允熥口述。
朱允熥只挑重要的話說。
此時當面談及,自然又不一樣。
楊榮將如何利用銀行資本,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經濟發展后,金融業會如何發展,銀行資本是怎么進一步擴充的等等,國家如何利用債務驅動發展經濟,老百姓生活將怎么提高,國家的財政收入如何會暴漲,詳詳細細向老朱講述了一遍。
這些東西,老朱早就有所了解,所欠缺的,只是系統的疏理。
楊榮亦是從朱允熥那里學到。
開始的時候,他自己都不太相信。
后來他認真分析,同時與觀察到現象去比對,才發現朱允熥所言,竟是至理。
老朱的臉色,也從嚴肅,慢慢舒緩,漸漸頻頻點頭,滿臉笑意。
他本來就研究了許久,已然有了很深入的理解,此際只是稍微點通一下,便明白了過來。
老朱最擔心的,是朝廷收這么多稅,難道不是竭澤而漁嗎?
知曉老百姓只會越來越富。
這亦與他在申城的研究,所見所聞,都能對得上,心中疑慮才漸漸放下。
半晌,楊榮講述完畢。
“好!”老朱贊嘆道:“果然有麒麟之才,咱那孫子有你這樣的輔佐之臣,治國當無礙了。”
楊榮忙道:“這些皆是太孫殿下所講,微臣不過是常在太孫殿下身旁伺候,聆聽教誨,才知一二,陛下贊譽,愧不敢當。”
“這些知識,看似簡單,實則艱深無比。”老朱道:“你能聽懂聽明白,還有自己的理解,就已經很不錯了。”
他深深望了楊榮一眼,又道:“咱那孫子,還真是有識人之明啊。”
“姚廣孝,楊士奇,還有你,都不錯。”
“你們這些人,都有治國之才。”
“咱的大明江山,可以放心交給他了。”
楊榮不由得心中一動。
私下里,他也就此事與姚廣孝,楊士奇兩人探討過。
皇帝陛下一直不理事,看起來似乎有意將皇位傳給朱允熥,而自己做太上皇。
這當然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
畢竟,儲君之位雖穩,但終究不是天子,便有可能生出變故。
可這種事,卻不是他們這些臣子所能干預的。
此時皇帝陛下的感慨,似乎意有所指。
正想著,便聽到老朱的聲音響起。
“楊榮,你是咱孫兒提拔的親信,咱要你做一件事。”
他的臉上,露出一抹不同尋常的神色,語氣亦凝重無比。
楊榮吃了一驚。
只覺得眼前的老皇帝,似是變得不一樣了。
但到底是什么,卻又說不出來。
他連忙應聲:“陛下但請吩咐,微臣萬死不辭!”
老朱望著他,緩緩道:“大明江山,不可一日無主!今日之后,咱要你扶咱那孫子,登基稱帝!”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