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際,東宮外還云集著上萬人馬。
踏踏踏!
就在這時。
外面響起了一陣密集的腳步聲。
紀綱帶著緝盜司約兩百余名精銳,隊列整齊的走了進來。
原來是姚廣孝剛才在阻攔百官時候,便暗中使人去外面通風報信了。
紀綱正帶著人馬,自大明科學院返回刑部,聞訊,立即率人趕至。
“卑職奉命前來守衛東宮,請太孫殿下示下。”紀綱單膝跪地。
朱允熥微微點頭,指著站出來的那名大臣道:“將他拉出去,砍了!”
“是!”紀綱領命。
揮了揮手,兩名緝盜司人上前,將那名大臣架起,便往外面拖去。
那大臣高喊道:“太孫殿下,你這樣倒行逆施,是會引起眾怒的。”
“太孫殿下,你就不怕天下悠悠眾口,不怕青史上留下千古罵名嗎?”
……
朱允熥板著臉,充耳不聞。
目光掃了一眼仍跪在地上的東宮侍衛首領,又轉而看向旁邊的侍衛。
“本宮的命令,你們沒聽到嗎?”
侍衛們頓時都驚出一身冷汗。
因為涉及自家首領,又見有大臣與太孫殿下“據理力爭”,故而他們遲遲沒有動手。
此際見連那大臣都被太孫殿下殺了,哪里還敢有半分遲疑。
當下上前,將跪在地上的侍衛首領拉了下去。
過了一會兒,便見有兩人進來,分別舉著一個托盤,上面各放一顆人頭。
這一幕,頓時讓在場的不少大臣嚇得瑟瑟發抖。
“從現在開始,東宮的侍衛,暫由楊榮代領。”
處置完侍衛首領,朱允熥立即做出了布置。
經歷了這次的事情,他真切感受到,還是自己親手提撥起來的人更可靠。
尤其是面臨重大變故的時候。
即使紀綱,哪怕朱允熥并不認為他真的就特別忠心。
但至少現在,他與自己的利益深度綁定,一定會堅定不移的站在自己這邊。
東宮的侍衛是皇家侍衛,就算他朱允熥倒臺,他們這些侍衛,只要不涉入大深,也無非是換一個地方執勤。
但紀綱作為朱允熥簡撥之人,就完全不一樣了。
朱允熥倒臺,他肯定完蛋。
所以,在這個時候,紀綱比東宮的侍衛更可信。
楊榮、楊士奇、姚廣孝等人亦是同理。
他們已經打上了朱允熥的烙印,不管他們心中有什么想法,什么念頭,當此之際,他們都必須與朱允熥站在一起。
這就是為什么老朱在馬車上,會與楊榮說那么多的原因。
但朝廷其他的群臣就不一樣了。
他們與朱允熥的綁定沒有那么深。
即令朱允熥倒臺,他們的利益也不一定受損。
故而,此時的他們,或明哲保身,或坐觀其變,或心中暗懷鬼胎……
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各不相同。
也許當中也有不少忠誠于他朱允熥的,但此時的朱允熥也根本無睱去分辨。
雖然老朱做后盾,可老朱這張牌,卻不是用來在這個時候打出去的。
楊榮拱手拜道:“卑職領命!”
朱允熥又道:“皇爺爺病重,需要好生休養。再有敢在外面喧囂,意圖硬闖,打擾皇爺爺休息的,無論何人,立斬不赦。”
“是!”楊榮,紀綱等一齊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