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本王將她完全培訓好了,學會了母后的儀態,舉止,脾性……再將她送到父皇身邊。”
“雖然說她不是母后,但父皇老了,一定會很希望看到有這么一個與母后一模一樣的人陪著自己。”
“這對父皇來說,可比任何絕世美人都管用多了。”
“再讓尚星瑜在父皇面前慢慢吹吹風,編造一些故事,父皇雖然未必馬上就聽,但時日一長,便難免不會動搖。”
“何況,有她在父皇身邊,我想找點由頭和借口,給朱允熥安個罪名,那還不簡單嗎?”
“到那時,父皇還會信任他嗎?”
“二哥已死了,三哥遠貶海外,四哥又臣服于他,父皇若是再廢了朱允熥,皇位豈不是非我莫屬?哈哈哈哈!”
朱橚仰天大笑。
馮勝以手撫須,笑道:“自從前幾年,你被謫貶云南,便一直沉迷于醫道,整日與大夫暢談,醉心于研制草藥,編寫醫書,我以為你從此一蹶不振呢,沒想到竟然還有這份心思。”
老朱的兒子,大多都繼承了老朱的“優秀”基因,不少人皆雄心勃勃。
朱橚也不例外。
他是馬皇后所生,小時候也頗為受寵,后來卻漸漸為老朱所不喜。
開封是中原腹地,封在這里,說是塞邊,實際上卻遠離了前線。
相比秦王、晉王、燕王等人能指揮千軍萬馬,與北元騎兵多次交鋒作戰,他一直沒有什么施展軍事能力的機會。
但中原之地,戰略地位又極為重要。
封藩在此,是為了形成“外衛邊陲,內資夾輔”局面。
可開封所處的河南,經過元末的戰亂,早已不復從前的繁華,至今尚未恢復歷史上的輝煌,封在此地,別人都認為不錯,只有他自己知曉個中苦楚。
更讓朱橚怨恨的是,僅僅是因為他犯了一些不算太大的小過錯,就被老朱一頓臭罵,還將其謫貶云南。
相比之下,其他兄弟做的事,可比他過分多了,卻也沒有受到這樣的處罰。
朱橚心中苦悶,到了云南之后,便將精力轉到了鉆研醫學上面。
他先后編了《袖珍方》和《保生余錄》。
《袖珍方》是純粹的藥書,《保生余錄》則是如何養生,如何延年益壽為主。
除此之外,朱橚還準備編寫新的醫書。
故而,馮勝才那樣說。
朱橚微微一笑,道:“古人云:不為良相,便做良醫。我學醫一則是對醫道確有幾分興趣,二來也是心中苦悶,借此解煩。”
“三則是百姓民生多艱,醫者能救百姓于苦難中,也不失為一樁好事。”
“其四也正好向其他兄弟表明,我無爭奪儲君之心,借以韜光養晦。”
“其五嘛,醫學一道,博大精深,既可用其救人,亦可殺敵,更勝刀劍。能辨藥毒,關鍵時候,還可自保。”
“自古高位者,死在下毒上面的,可不是少數。”
“我二哥就是現成的例子。”
“有此五大好處,本王自然要好好學醫。”
“不過,學醫歸學醫,也不能因學醫便墜了本王的青云之志。”
說到這里時,他臉色稍變,笑容收起,露五分凝重五分怨意,道:“何況,就算本王只想做一個逍遙王爺,他朱允熥也不會放過本王。”
“先是二哥被人毒死,接著是三哥被貶,四哥那個沒骨氣的,就不必說了。”
“宗室改革的事,也必定是他朱允熥攛掇父皇做的。”
“堂堂王爺的爵位,都不能世襲,須得一代降一等,還必須要通過朝廷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