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略一思索,道:“也好,只要消息不走露,什么時候出京都不晚。”
“岳父大人是軍務大臣,京城各城門口的守軍都是軍務處領著,你想出京,誰也攔不住。”
誰知馮勝卻是搖了搖頭,道:“今日上朝的時候,陛下已經下旨了,京城各處城門關卡,往后不再由軍隊守衛,設卡,改由應天府派衙差守衛,稅務司設卡查稅。”
“往后除了邊關,大明境內的所有城門,關卡,除非有特旨,否則,軍隊皆不再參與設防設卡檢查。”
朱橚愣了一下,失聲道:“朱允熥這是想干嘛?城門關卡都不派士兵守著?”
馮勝道:“陛下說,這些地方,進進出出皆是百姓和生意人,軍隊設防設卡,極易與百姓發生沖突,有損軍人的形象。”
“況且,軍隊的軍餉,自有朝廷發放,設卡收錢,只會讓將領和士兵從中漁利,使其貪污腐化。”
“故而,以后這種事,軍隊一概不再參與。”
朱橚神色微微變了變,道:“他就不怕有什么變故,金陵城的城門僅靠衙差們守著,會被外敵入侵嗎?”
聽他問到這里,馮勝眼前不由得浮現朱允熥在朝堂上宣布旨意時的霸氣,一恍神,方恢復如常,道:“陛下說若有變故,不在城墻之險。”
“況且往后城市會向外大規模擴張,重要的工廠也都不在城墻的保護之下。”
“為了使交通更便利,現有的城池,今后還會設更多的城門。”
“城門守衛,作用不大。”
“對了,陛下還降旨,往后如無特殊情況,城門不再關閉,日夜暢行無阻。”
朱橚聽得呆住了,旋即哈哈大笑,道:“朱允熥這樣做,正好給本王行了方便。”
“本王原本還擔心,帶來的三衛親衛駐扎在金陵城外,想要進城,恐怕不容易。”
“而今他連城門的守軍都撤了,只留下一干衙差,能濟什么事?”
“我大軍進城,可順利無憂了。”
他得意大笑,可馮勝的臉上,卻不見喜色。
“雖然各城門的守軍撤了,進出城的關卡,檢查也不再歸軍隊管轄,但城中的駐軍人數,并沒有減少。”
“各重要官府衙門附近,都有軍隊駐防。”
“一旦有變,只需一道旨意,駐軍出營,即可平亂。”
“況且,各處城門雖由應天府的衙差接管,但刑部也派了人馬監督。”
“無論應天府的衙差,還是刑部人馬,可都不是原來那種征發來的閑雜差役,而是專職的差官。”
“他們同樣也進行了嚴格的軍事訓練,雖不是軍隊,實則幾與軍隊無異。”
“政務處還決定組建專門的內衛,這些內衛,除了沒有裝備軍隊的重型火炮以外,所用槍支皆是軍隊的標準,人員訓練亦與軍隊無異。”
“內衛由刑部總領,地方各級官府衙門指揮統率,用于處理突發事項,以防民變。”
“應天府是最快組建的,眼下各城門附近,應該都有內衛的兵馬駐防。”
“內衛原就是各省都指揮使麾下的軍隊,轉過來罷了。”
“但內衛管理更嚴,待遇更好,又裝備有火槍,較之原來的舊軍,恐怕戰力反而加強了。”
朱橚的眉頭不由得皺起,冷哼道:“朱允熥的分權制衡之術,倒是玩得很溜。”
“但不管如何,城門不關,對我們總是好事。”
他又拉著馮勝說了一陣,詳細了解朝中的諸多變化,方讓馮勝離去。
第二日一早,朱橚便悄然離開王府,來到宮里的側門,東華門外。
御膳房位于皇宮的前部東側,尋常買菜采購,都是自東華門進出。
說起來,宮中二十四監,與外面打交道打得最多的,首推執掌御膳房的尚膳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