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待到明日,吳子承和張沐陽若未能如期收到朝廷資產部的公文,必然會即刻察覺事情有蹊蹺。
故而,他所有的謀劃與行動,都務必在今日這短暫的時光內全部完成,否則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子彈工廠與槍支工廠之間的距離其實并不遙遠。
二者原本本是同一個工廠,后面才分開。
雖說子彈的生產工序與槍支的制造工藝相較而言差異懸殊,然而在早期尚處于摸索嘗試的“試驗性”階段,實無必要將其細分至如此地步。
到了后來,工藝水平不斷進步,生產規模也不斷擴大,兩者才分別設廠。
依照朱允熥的最新諭令,考慮到子彈生產涉及火藥這等危險物品,出于安全考量,必須遷移至更為偏遠且隱蔽的地方。
只是當下諸事繁雜,還未來得及付諸實施罷了。
朱高煦風風火火地踏入子彈工廠,如先前在槍支工廠那般,煞有介事地出示刑部公文,頤指氣使地要求工廠即刻為其提供一百萬發子彈。
子彈工廠的廠長陸有林和廠督李伯約,起初見他前來,亦是表現得極為恭敬,不敢有絲毫懈怠與怠慢。
然而,當朱高煦毫不客氣地提出索要一百萬發子彈這一龐大數量時,兩人的神色瞬間驟變。
“小王爺親自蒞臨,按理說,我們理應全力配合,為小王爺提供所需的子彈。”
陸有林臉上堆滿了看似真誠的笑意,可言語間卻滿是推脫拒絕之意。
“只是小王爺或許有所不知,我們剛剛接到政務處下達的嚴令,從今往后,但凡有前來領取軍火之人,皆需持有政務處的正式批文,以及軍方的許可。”
“小王爺如今僅憑這一紙刑部公文,恐怕于規矩上是行不通的啊!”
朱高煦聽聞此言,臉色頓時變得陰沉無比。
最為擔憂的狀況終究還是發生了。
他委實未曾料到,僅僅是在槍支工廠領取槍支時稍有耽擱,這政務處的公文竟然如此迅速地傳達到了子彈工廠。
以往之時,這類公文通常在當日至多只會傳至金陵城內的各部衙門。
城外的這些衙門,因相距較遠,除非是緊急軍情,否則,尋常公文傳遞往往有所延遲,斷不會這般快速送達。
想不到如今,政務處辦事的效率竟已達到如此驚人的程度。
“竟有這等事?我如何不知?”
朱高煦很快便強自鎮定下來,佯裝毫不知情,反問道:“刑部亦是需要配備槍支彈藥的重要衙門,這般關乎配槍的大事,政務處理應也會給刑部下發相應的公文吧?”
廠督李伯約微微拱手,臉上掛著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說道:“公文今日才剛剛下達,或許那時小王爺已然踏上前來此處的路途,故而未曾看到。”
朱高煦聽到這話,本以為對方必定會堅決拒絕自己的要求,正欲故技重施,再次施展施壓的手段。
卻未料到,就在這時,李伯約竟主動開口道:“規矩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小王爺今日出京較早,路途耽擱,并不知曉此事,因而未能及時去政務處領取批文,這也是人之常情。”
“依小人之拙見,這政務處的批文,待后續補上便是了,亦非什么天大的難事。”
“至于軍方許可嘛……刑部的內衛配備槍支,本就與軍方無甚直接關聯。”
“既然有刑部的公文,軍方又豈會有不許可之理呢?”
“小王爺乃是陛下器重有加的重臣,又是刑部的主官,令兄更是我等的頂頭上司朝廷資產部的主官。”
“小人豈敢讓小王爺白跑這一趟,空手而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