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之前還一直憂心忡忡,擔心周王朱橚和朱高煦的謀劃能否成功。
此番敢前來攤牌逼宮,還是因為知曉朱允熥早已鐵了心要撤藩,他們自認為已被逼到絕路,退無可退,只能孤注一擲。
此刻聽到朱允熥這般說,他們心中頓時像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他們看來,這必定是周王那邊已然得手。
要不然,朱允熥不會擺出如此示弱的模樣。
想當初,他對付秦王、晉王的時候,手段雷厲風行,可絲毫沒有念及骨肉親情。
如今卻在這里哭訴不忍,他們怎會輕信。
他們篤定朱允熥定是被逼得無路可走了,才裝出這副楚楚可憐的模樣,妄圖博取眾人的同情。
這般低劣的騙術,在他們眼中不過是跳梁小丑的把戲,沒有人會上他的當。
在場的藩王心中皆是如此作想。
不得不說,這些人的無論是能力,還是謀略,都只能說是平庸之極,才會有這般大錯特錯的判斷。
其實這也實屬正常,老朱一生縱橫捭闔,是人精中的人精。
可這世間規律,人類的智商并非必然會遺傳給后代。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事實上,正常情況下,后代智商會遵循均值回歸的原理。
高智商者的后代,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僅擁有尋常的頭腦。
普通人生的孩子,自然也是平平無奇。
至于偶爾基因突變,冒出一個智商超群、天賦異稟的后代,這極小概率事件,基本上是隨機分布,全看誰有那份運氣。
雖說高智商者的后代,有著相對更高的概率出現高智商個體。
可從百萬分之一的概率提升到十萬分之一,看似高了十倍,但若放到個體身上,實則近似于零。
畢竟一個人一生能有幾個子嗣,要在這茫茫人海中精準命中那極低的概率,實在太難。
老朱已然有了幾個能力卓絕、智商頗高的兒子,如晉王、燕王等,上天對他已是格外眷顧。
如此一來,其他兒子,自然不可能各個都英明睿智。
就拿眼前的齊王朱榑來說,此人空有一副魁梧的皮囊,內里卻少了幾分聰慧。
一聽到朱允熥的話,他當即按捺不住,急切地開口道:“皇帝是堯舜之君,自然就會家庭和睦,臣民守禮。”
“皇帝若是桀紂之君,便會招致天下共伐。”
他一邊說著,一邊揮舞著手臂,像是在朝堂之上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
“周王乃是陛下的五叔,他為何要反陛下呢?”
“朱高煦不是一直受陛下重用嗎?為何也要反陛下?”
“陛下難道不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過錯嗎?”
言罷,他還不忘環顧四周,向在場眾人尋求支持。
“今日在場的,都是皇室宗親,或是朝中的肱股之臣,大伙兒來評一評,我說的對不對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