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女真部落里的民眾,都聚集在一起修路。
這時候,將他們進行組織,管理,是最方便的,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大明當然不會錯過如此良機。
有充足的糧食作為引誘,甚至還發放少量的其他勞動報酬,女真部落的民眾,也自然而然接受了大明管理,開始自覺的服從大明官員們的安排。
有了這個基礎,日后治理女真三部,就容易太多了。
畢竟,如今的女真民眾,已然在悄然無息中,認可了大明的“官”!
隨著道路修建工程緊鑼密鼓地不斷推進,女真這片土地也吸引來了不少大明的行腳商人。
他們背著行囊,風塵仆仆,懷揣著發財的夢想而來。
在熱鬧的集市上,他們擺出琳瑯滿目的大明制作的精美工藝品。
那些瓷器、絲綢、木雕,工藝精湛,巧奪天工,引得女真民眾嘖嘖稱奇,駐足觀賞。
大明商人的目光,則盯上了女真部落狩獵所得的動物皮毛,貂皮、狐皮、虎皮,柔軟光滑,珍貴無比。
還有各種深山老林里采擷的珍貴藥材,如人參、靈芝、鹿茸,皆是難得一見的寶貝。
這些東西,在女真三部并不值錢。
可將其收購起來,再銷往大明就獲利頗豐了。
有豐厚利益的事情,當然有人愿意干。
尤其是如今修建水泥路,山賊盜匪也被明軍清剿一空,或者主動銷聲匿跡了。
沿途更是設置不少供商人休息的驛站。
行腳商人,往來女真三部安全無虞。
一來一往間,雙方的商貿往來愈發頻繁,如絲線交織,你來我往,交往也越來越密切。
在大明官員恩威并施的接手管理之后,女真各部落迅速擺脫了愚昧落后的奴隸時代,大踏步地邁入了一個嶄新、充滿希望的新時代。
起初,大明不得不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向女真輸送一車又一車的糧食,解其燃眉之急。
畢竟,女真還太落后。
他們大多還生活在狩獵時代,不少部落靠捕魚打獵為生。
但因地處寒帶,狩獵所得并不豐厚。
如今投入到修路之中,所需的糧食,自然只能靠大明供應。
不過,隨著修路大軍開辟出一片片荒地,糧食供應很快就如同雨后春筍,變得充足起來。
因為女真三部,其實擁有大量肥沃的黑土地。
再加上其本身地廣人稀,只要將少量的黑土量開發出來,就足夠滿足女真三部的民眾所需,甚至還有大量的富余。
不僅如此,女真的藥材、木材,以及各類珍稀動物皮毛,還開始源源不斷地向大明輸送。
就這樣,大明對女真三部發起的戰爭,出人意料卻又順理成章地轉變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女真大開發。